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根据下列图文信息,结合所学判断系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涂正确,否则涂错误。

    图片_x0020_100004

    图一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综合性水利工程;
    图二中的工程是秦始皇为抵御女真而修建的伟大工程;
    图二中的工程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图三中的工程是隋文帝在位时修建的水路交通工程;
    图三中的工程既加强了南北地区的交流,也造成了徭役的繁重;
    上述示意图反映的伟大工程都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力量的结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 2. 阅读下列图示,请以“杰出人物”为题撰写历史短文。

    图片_x0020_100006

    要求:(1)依据图示信息,任意选取6位人物(每个领域1位)的事迹或贡献加以论述,并谈谈这些人物带给你的启迪;(2)史实准确,表述成文,字数在260字左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 3. 改革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它与历史的发展相始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井田,开阡陌”是中国土地史上的重大变革,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

    ——2014年6月4日《大众日报》

    材料二:“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在赎地时,农民必须先付赎金的20 - 25%,其余的75 - 80%由政府从国库拨款垫付给地主.农民在以后的四十九年内每年以“赎地费”形式偿还。……赎地费大大高出了当时的实际地价。”

    ——摘编自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近代部分》

    材料三:在指导思想上推行多元化,苏联共产党不再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不再把共产主义作为苏联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政治上推行多党制和议会政治,以所谓多党制取代共产党的领导,以议会制度取代苏维埃制度。经济上推行私有化从根本上改变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进行这一“重大变革”的改革家是谁?材料反映的是哪项改革内容?
    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改革?改革对该国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材料三反映的是苏联的哪次改革?改革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 4. 战国后期,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 
    A: 管仲改革
    B: 吴起改革
    C: 李悝变法
    D: 商鞅变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保山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 5. 战国时期,使成都平原变成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饿” ,是因为(     )
    A: 都江堰的兴修
    B: 牛耕的推广
    C: 各国实行变法
    D: 铁农具的使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保山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 6. 阅读下列材料: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请回答:

    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次著名的变法?
    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它的历史作用如何?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保山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 7.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主持变法的是(   )
    A: 管仲
    B: 商鞅
    C: 王莽
    D: 张角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试卷(历史部分)
  • 8. 公元前345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某年轻富商想要迅速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其可行途径是(    )
    A: 弃商务农,努力耕织
    B: 发奋读书,考取功名
    C: 上阵杀敌,建立军功
    D: 经商获利,购置田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历史部分)
  • 9. “东流不尽秦时水, 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副对联所赞美的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关于这项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修建于春秋时期

    ②由李冰主持修建

    ③修筑在岷江之上

    ④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四校联考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历史)法治期中联考试卷(历史部分)
  • 10. 改革是国家和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的改革两手抓,一手抓军事,能打仗、打胜仗;另一手是抓种粮,发展农业生产。

    ——张国刚《商鞅变法及其与西方的比较》

    材料二: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主要涉及的两个领域?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的原因?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四校联考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历史)法治期中联考试卷(历史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