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
    据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
    最后完成“扫六合”的是哪个诸侯国?这个诸侯国能够“扫六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下图反映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它是(    )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灵渠
    D: 白渠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成武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阶段质量检测试卷
  • 3. 小明同学参加“历史智多星”竞赛活动,抽取的一道试题为“为什么能推动秦国壮大的商鞅,自己却不能趋利避害,最终被车裂?”对此正确的解读是(    )
    A: 触犯旧贵族的利益
    B: 改革违背历史潮流
    C: 秦孝公不再重用之
    D: 推行法令流于形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成武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阶段质量检测试卷
  • 4.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主要得益于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    )
    A: 都江堰
    B: 驰道
    C: 灵渠
    D: 大运河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教研合作体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学情调研试卷
  • 5. 战国时期的显著特征是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下列战役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
    A: 城濮之战
    B: 阪泉之战
    C: 牧野之战
    D: 长平之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教研合作体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学情调研试卷
  • 6.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为统一大业的实现奠定了基础。读右图,该变法发生在何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教研合作体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学情调研试卷
  • 7. 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图

    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在历史学习中,通过对历史现象之间联系的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清晰地认识历史,发现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请将下面示意图中的空格补充完整。

    A      B     C     D

    材料一中,商鞅代表的是哪个阶级?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这些“守旧群臣”利益损害最大的是哪一项?
    材料二中“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是指什么?材料认为其产生怎样的影响?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和作用是什么?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结合当今改革开放,谈谈商鞅变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教研合作体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学情调研试卷
  • 8. 历史是条奔腾的大河,其中的许多事件往往预示着新的历史走向,改变了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枯竭的土壤,渴求生长的力量;生存的压力,能否铸就崭新的国家。探索者们开始走到一起。一个外来者,掀起改革的浪潮。一个旧制度的挑战者,为君王的信念而战。机遇、开拓、质疑、争斗,古老的秦国在变法中成为东方霸主。

    ——《历史的拐点》解说词

    材料二  中国至今仍处于以1840年为时间起点的历史性大转型之中,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传统大国由盛转衰,深陷“落后就要挨打”之后,重新崛起的轨迹,其与历史上“治乱交替”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发生了从未有过的变化。

    ——摘编自顾骏《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向世界》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具有建设自己、完善自己的能力,在不同的环境下,面对不同的问题,党都能实现自身的转变。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在面临严重的国难局面时,党召开了两次会议,及时纠正“左”倾错误,确立了新的领导核心,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摘编自《学习强国》

    材料四  下面的三幅图片反映了俄国近代以来的三次历史性转折,其有的使俄国发生了耀眼的腾飞崛起;有的使俄国出人意料地失势陨落。这些事件都深刻影响了进程。

    材料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铸就“崭新的国家”,其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
    “历史性大转型”的起点指的是什么事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中国的资产阶级进行了哪些探索?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表格。

    写出材料中的“两次会议”的名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次会议概括其实现了怎样的“历史性转折”。
    材料中的“三次历史性转折”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二所反映的事件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山东省烟台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9. 中国古代“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的故事发生在()
    A: 夏商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秦汉时期
    D: 三国时期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三河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学力调研(开学考试)试卷
  • 10.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遭遇了车裂的命运。因为变法触动贵族利益,这一项内容是(    )
    A: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并赏赐土地
    B: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C: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 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免徭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三河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学力调研(开学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