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场重要的改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二:商鞅变法的内容:①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②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③统一度量衡

    政治

    A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B

    军事

    C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一出自我国一位著名的改革家之口,这位改革家是谁?材料一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
    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二中①②③处的内容正确填充到表格中。(填写序号即可)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农民要想获得爵位或土地可以怎么做?
    材料三中的诗歌歌颂的是秦王的哪-历史功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有什么联系?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联考试卷
  • 2. 有人曾经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这一评价旨在说明(    )
    A: 商鞅变法成效巨大
    B: 孝公确立皇帝制度
    C: 春秋时期诸侯称霸
    D: 战国时期大国争雄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重庆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B卷)
  •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代蜀地非涝即旱,有“泽国”“赤盆”之称。当时,蜀地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

    稀少,不仅从物力和财力上,而且从人力上也不可能完成大型的水利工程。秦通过实行商鞅

    变法,迅速成为“兵革大强”的封建国家。秦并巴蜀后……在政治上实行一系列封建改革,

    在经济上修筑栈道,移民巴蜀,增加人口,垦荒种田,兴修水利。于是,都江堰应运而生。

    ——摘编自吴金钟《都江堰兴建史学术讨论会综述》

    材料二:都江堰修建后,居住在成都平原的蜀人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秦国在蜀郡获得了继关中平原后的又一个大粮仓,为秦始皇实现天下一统的宏图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摘编自李彬彬《李冰对中国统一事业的贡献》

    材料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局势和西藏人民迫切渴望解放的愿望,中国共产党最终确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的方式并于1951年5月23日在北京签订了《十七条协议》,西藏实现和平解放。按照协议,进藏部队先后进驻西藏各个国防重镇,结束了西藏边境线上长期有边无防的历史。根据中央“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指示,中共西藏工委和驻藏部队实行生产自给,解决军需民用,大力兴建公路、机场、水利、工厂、农

    场等,先后组织13批100多人次到内地参观访问,增进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这些举措大

    大推动了西藏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实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西藏内部的团结,为西藏

    与全国一起共同发展进步创造了基本前提。

    ——摘编自黄慧《历史抉择奠定发展进步基础》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概要指出都江堰水利工程为什么能“应运而生”。根据材料二归纳,都江堰建成后发挥了哪些作用?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综上,对你有何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重庆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A卷)
  • 4. 改革是一个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不断改革,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秦与六

    国交战

    战争结果

    全胜

    失败

    互有胜负

    商鞅变法到秦王嬴政即位前(共109年)

    65次

    58次

    3次

    4次

    材料二:1868年3月,日本新政府颁布了《五条誓文》,内容包括:一、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四、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五条誓文》表明了日本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的决心,成为明治维新的政治纲领。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图三是根据罗斯福新政内容绘制的漫画。

    根据上表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在商鞅变法中直接关系到秦与六国交战胜多负少的相应措施。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明治维新中“破除旧来之陋习”的措施。
    根据漫画图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征。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5.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史人物。
    公元前356年,主持秦国变法的政治家是
    20世纪70年代,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农业科学家是
    1848年,与恩格斯合作发表《共产党宣言》的思想家是
    1861年,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俄国沙皇是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贵州省黔西南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6. 四川灌县都江堰二王庙有楹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苍天,尽是此公赐予;万里归一汇, 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楹联里的“太守”是 (   )
    A: 大禹
    B: 李冰
    C: 管仲
    D: 商鞅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全善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7. 请在《战国形势图》中将下列战役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将下列战役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 桂陵之战    B 长平之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全善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 -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新法) “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射死在楚王的尸体前;商君在秦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五马分尸而死。

    材料一中主张变法的是谁?
    根据材料二归纳变法后的秦国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变法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什么?
    阅读材料三回答,支持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你认为说明了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全善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请写出《战国七雄形势图》中英文字母所表示的国名

    图片_x0020_100006

    A.B.C.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指出材料二反映了这个历史事件中的哪两项内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片_x0020_100008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

    材料三:(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材料一中“立木取信”和“舌战守旧群臣”的人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他主持的变法是在哪国进行的?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这场变法有何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新蔡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