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秦成为第一大强国”。材料中“秦国新法”反映的是(    )
    A: 分封制
    B: 商鞅变法
    C: 郡县制
    D: 中央集权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宁津县育新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2.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交战65次,其战果如下表。这一战果取得的直接原因是秦国(    )

    秦军战绩

    全胜

    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

    败北

    次数

    58次

    3次

    4次

    A: 建立县制,由国君派官吏治理
    B: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 奖励耕织,免除徭役
    D: 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赐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宁津县育新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3. 下列哪一幅图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
    A: 图片_x0020_7314402
    B: 图片_x0020_104299476
    C: 图片_x0020_100006
    D: 图片_x0020_100007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形势图

    图片_x0020_100012

    材料二  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徒都之。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为田开阡陌。

    ——《史记·秦本纪》

    材料三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请分别写出图中A、B、C、D代表诸侯国名称
    依据材料二分析,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二涉及变法的哪些主要措施?
    依据材料三,分析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有什么历史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5. 请列举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三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田家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6.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政治: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

    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材料反映了什么事件?
    这个事件的时间。奖励军功触犯了谁的利益?
    这个事件有什么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田家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7. 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
    A: 楚
    B: 燕
    C: 秦
    D: 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田家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8. 史书记载:“每岁插秧毕,蜀人奉香烛,把李王,络绎不绝呼。”材料中蜀人在播种季节供奉祭祀的“李王”(   )
    A: 治理了黄河水患
    B: 编著了《道德经》
    C: 修建了都江堰
    D: 开凿了大运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鄂尔多斯附属学校、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9. 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在秦国确立了(   )
    A: 井田制
    B: 土地私有制
    C: 王位世袭制
    D: 科举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鄂尔多斯附属学校、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10.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

    材料二: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安息帝国和汉帝国一起,连成了一条从苏格兰高地到中国海、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地帶,从而使各帝国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迪亚士认为:“将光明带给正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而印第安人认为:“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

    材料四:大多数专家倾向于挑出18世纪80年代,而不是18世纪60年代作为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只有到那个时期,所有相关的统计指数才都突然快速地、几乎直是“起飞”的标志,工业革命仿佛从天而降。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材料一“新法”中的那一措施改变了当时的土地性质?
    请指出材料二中“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地带”是什么?说明其开通的重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海上探险”是指的什么事件?请指出这一事件的积极意义。
    为什么材料四认为18世纪80年代才是“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从材料四的图可见当时英国工业生产方式主要是什么?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