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材料中充分肯定了都江堰在哪方面的作用(    )
    A: 水运
    B: 抗震
    C: 排沙
    D: 防洪、灌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殉,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变法得到了秦国哪一位国君的支持?
    结合所学商鞅变法的内容回答:在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他最合理的途径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出现材料二中“宗室贵戚多怨”的原因是什么?
    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3. 下列成语搭配错误的是(    )
    A: 楚庄王——一鸣惊人
    B: 马陵之战——围魏救赵
    C: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D: 长平之战——纸上谈兵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中英文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4. 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    )

    ①奋发读书,考取功名

    ②弃商务农,努力耕织

    ③上战场杀敌立军功

    ④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中英文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5. 如图是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水利工程示意图,他的修建者曾被赞“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这个水利工程的名字(    )

    图片_x0020_100007

    A: 芍陂
    B: 郑国渠
    C: 都江堰
    D: 京杭大运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中英文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6. 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进步。阅读材料,走进改革,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材料二:(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尚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河西之外。

    ——贾谊

    材料一反应的是哪次变法事件?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在谁的支持下进行变法?代表哪个阶级?
    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信息,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中英文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7. 造成“商君虽死,秦法未败”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    )
    A: 变法迎合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必然趋势
    B: 变法顺应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潮流
    C: 变法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
    D: 变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中英文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8. 写出有关商鞅变法的成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荔浦市青山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9. 其对秦国的影响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荔浦市青山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10. 战国初年,晋国被________三家大夫瓜分。(    )
    A: 燕韩赵
    B: 魏秦韩
    C: 韩赵魏
    D: 齐魏赵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荔浦市青山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