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

    ——《战国策》

    材料二:《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努力从事农业,耕种和纺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以免除徭役和赋税;从事工商业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贵族没有军功,不能享受世袭特权;……集中小乡镇为县,设置县令、县丞管理,共三十一个县。……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变法?在谁的支持下进行的?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变法中最受农民欢迎的是哪一项措施?旧贵族反对的是哪项措施?对后世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哪一项措施?
    结合所学的知识,你认为变法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商鞅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郑州市122中学航北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卷
  • 2. 据史书记载,商鞅在秦国为相十年,宗室贵戚大多因他的变法而怨恨他。在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奴隶主贵族特权威胁最大的是(    )
    A: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 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C: 改革户籍制度
    D: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阳光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 3. 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引自《三字经》,其中的“七雄”中位置最西的是(    )
    A: 秦国
    B: 赵国
    C: 魏国
    D: 燕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维基百科

    材料三: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

    ——摘编自栗劲《秦律通论》

    秦军战绩

    全胜

    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

    败北

    58次

    3次

    4次

    根据材料一,指出支持商鞅变法的国王。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答出三点)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影响(答出两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南平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5. 被称为“天府之国”的是哪个城市(    )
    A: 贵州
    B: 云南
    C: 成都
    D: 重庆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汇仁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6. 下列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
    A: 秦国
    B: 赵国
    C: 楚国
    D: 吴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盘锦市实验分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7. 下列哪些成语出自战国(    )
    A: 老马识途
    B: 纸上谈兵
    C: 卧薪藏胆
    D: 朝秦暮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盘锦市实验分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8. 战国时,各国进行改革,最彻底的是(    )
    A: 管仲改革
    B: 吴起改革
    C: 李悝变法
    D: 商鞅变法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兴城市红崖子满族乡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古风》中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绝浮云,诸侯尽西来。”

    ——唐代李白

    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这一理论属哪家学派?
    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卫鞅所行变法之令,哪两项分别有利于富国强兵?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乌海市第二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国时期,新旧时代交替,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及在复杂的斗争中生存下去,各国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实行变法。商鞅变法的成功,使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成为战国时代最先进的强国,为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商鞅遭诬陷,起兵反抗,兵败被车裂。但是,由于变法内容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商鞅虽死,“秦法未败”。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回答:

    商鞅变法的是在秦国哪位国君的支持下改革的?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漳州二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