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主要原因是(    )
    A: 全国使用铁制工具
    B: 大兴水利工程
    C: 商鞅变法
    D: 推广牛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宁津县育新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不包括(    )
    A: 城濮之战
    B: 桂陵之战
    C: 马陵之战
    D: 长平之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宁津县育新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3. 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

    ①城濮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巨鹿之战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盘锦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4. 年,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盘锦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5.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 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 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 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 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滕州市木石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阶段学情检查试卷
  • 6. 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下图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现象(    )

    A: 春秋争霸
    B: 战国形势
    C: 秦朝统一
    D: 三国鼎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17年秋季七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份考试试卷
  • 7.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衡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间,他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贵族,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
    商鞅变法以后,据说秦军将士作战非常勇敢,请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黄鹏和刘芳产生了分歧(见下图)。

    评价历史上的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方法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2017年秋季七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份考试试卷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请回答:

    材料一表明商鞅什么思想?他的思想体现哪一学派的观点?
    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至少两点,不得摘抄原文)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
    引用材料中一句原话来说明商鞅变法的主要依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17年秋季七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份考试试卷
  • 9. 某同学利用下边的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由此可推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A: 七国之乱
    B: 春秋五霸
    C: 战国七雄
    D: 秦灭六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同步练习
  • 10. 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下列情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可能生活在(  )
    A: 秦国
    B: 韩国
    C: 楚国
    D: 燕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综合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