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都江堰的修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主持修筑这个水利工程的是(    )

    A: 大禹
    B: 商鞅
    C: 李冰
    D: 管仲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同步测试
  • 2. 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这课时,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

    A: 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 乙同学扮演被国君派往地方任职的官吏
    C: 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
    D: 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禁止土地自由买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同步测试
  • 3. “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

    A: 夏商时期
    B: 战国时期
    C: 秦汉时期
    D: 三国时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同步练习
  • 4. 秦孝公即位时,秦国“兵弱”,而商鞅变法后,秦国人“勇于公战”。这是因为商鞅变法(    )

    A: 奖励农耕
    B: 按军功授爵位
    C: 推行县制
    D: 抑制商业贸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同步测试
  • 5. 修建: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主持,在附近的岷江上修建都江堰。

    构成:都江堰由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分为三个主体工程。

    功能:等。

    意义:使成为沃野,被称为“”;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同步测试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二: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三:(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材料一中的“卫鞅”“孝公”分别指谁?材料中的“卫鞅”发动了一场变法运动,这场运动代表了哪一新兴阶级的利益?

    根据材料二,假如你是生活在那一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卫鞅”的变法?为什么?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上述变法有何影响?

    后来“卫鞅”被这些守旧的贵族诬告“谋反”,被车裂而死,有人说他主持的这次变法失败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同步测试
  • 7. 改革常常伴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应该获得奖励的人有(    )

    ①勤于耕织的人  ②经商的人  ③战场立功的人  ④固守传统的贵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同步测试
  • 8. 战国时期,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看百家讲坛,品胜败兴衰】

    材料一: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大兼并的残酷现实导致了诸侯国之间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格局……在战国七雄的竞争中,秦国一开始并没有表现出胜人一筹的实力,直到商鞅变法后……秦国最终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和实力。

    【读经典著作,析变法举措】

    材料二: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以颁布《垦草令》为起端,先后两次推行变法。变法内容主要包括: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土地私有制;推行小家庭制度,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实行连坐制度,轻罪重刑;统一度量衡制等。

    ——《商鞅变法:不为人关注的另一面》

    【游中华大地,赞祖先智慧】

    材料三: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造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2000年,都江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战国时期,“大兼并”是通过战争实现的。请说出这一时期战争的特点以及三次著名的战役。

    战国中期以后,在“诸侯国之间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格局”中,先后崛起的是哪几个国家?

    根据“秦国一开始并没有表现出胜人一筹的实力,直到商鞅变法后……秦国最终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和实力”,说说商鞅变法带给你的启示。

    分析材料二,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商鞅变法中相对应的措施。(用原文)

    ①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措施——

    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

    ③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措施——

    ④损害了旧贵族利益的措施——

    ⑤加强中央集权,对后世行政管理制度有重大影响的措施——

    都江堰是哪一年由谁主持修建的?它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的原因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同步练习
  • 9. 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

    A: 促进生产力发展
    B: 实现富国强兵
    C: 缓和社会矛盾
    D: 增强东周王室实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同步测试
  • 10. 毛泽东曾评价说:“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我国地方行政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大政策”是(    )

    A: 奖励耕织
    B: 承认土地私有
    C: 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
    D: 建立县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同步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