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并加以改正。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的主张,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接受了一次民主与共和的洗礼。
    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1848年,《资本论》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皖江名卷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2022年中考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2. (子墨子)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大害也。”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
    A: 兼爱非攻
    B: 无为而治
    C: 民贵君轻
    D: 依法治国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皖江名卷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2022年中考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3. (人物)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他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汉武帝接受(人物)“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2年中考历史质检试卷
  • 4. 他是道家创始人。他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要了解“他”的学说,我们应该看(    )
    A: 《论语》
    B: 《诗经》
    C: 《道德经》
    D: 《韩非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卷
  • 5. 关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
    B: 墨家思想占主导地位
    C: 法家备受统治者推崇
    D: 道家思想最为受欢迎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2022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试卷(三)
  • 6. 下表为汉代公卿文化程度和儒生占比情况统计表。造成表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时期

    公卿中无文化或文化偏低者占比

    公卿中儒生占比

    汉惠帝

    11.1%

    吕后

    40%

    汉景帝

    33.3%

    汉武帝

    10%

    40%

    汉宣帝

    4.6%

    汉元帝以后

    70%——80%以上

    A: 儒生登上政治舞台
    B: 治国理念的变化
    C: 公卿垄断教育资源
    D: 统治集团的好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
  • 7. 战国时期,“天下”意识逐渐普及,许多思想家提出统一天下的主张。《韩非子》中“天下”一词使用频率最高,如“霸天下”,“制天下”,“王天下”等。这反映出该时期?
    A: 法家思想融合了百家之长
    B: 诸子百家致力于争霸战争
    C: 秦国为统一制造舆论准备
    D: 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
  • 8. 如图示意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武王伐纣
    B: 国人暴动
    C: 诸侯争霸
    D: 百家争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安阳县洪河屯乡第三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9. 老子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据此可知,二者都主张(    ) 
    A: 无为而治
    B: 重农抑商
    C: 儒道一家
    D: 以民为本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10.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承、创新是中华文明延续和发展的重要特征。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开创者,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代表人物,他对孔子的思想有何发展?分析西汉时期儒家思想得到推崇的原因有哪些?
    结合如图中唐太宗的治国名言,概括他的为君之道。列举一例能体现他这一思想的经济措施。并分析他的治国理念形成的历史原因。

    纵观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分析推动其不断完善的主导因素有哪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2年中考历史质检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