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945年5月8日,美国有位外交官清醒地指出:“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的“战争才刚刚开始”的标志是(    )
    A:   萨拉热窝事件爆发
    B: 德国突袭波兰
    C: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 朝鲜战争的爆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2021年中考历史复习 阶段性检测卷(六) 世界现代史
  • 2. 马歇尔计划提出后,中国、苏联、英国三国漫画家创作了以下体现本国态度的漫画。其中体现当时英国态度的是(    )

    A: A
    B: B
    C: C
    D: D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21年历史河南中考题型复习 选择题专练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便被时常想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

    材料二:“一道铁幕已经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

    材料三: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前的1 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东方和西方”的核心国家各是谁?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中“相逢一笑泯恩仇”指的是哪两个国家?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反映20世纪两国的“仇”“和”的事例各一个。
    综合以上材料,回答影响大国关系的根本因素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21年历史河南中考题型复习 选择题专练
  • 4.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此等武装攻击及因此而采取之一切措施,均应立即呈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材料反映的是(    )
    A: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建立
    B: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 欧洲联盟的成立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21年历史河南中考考点过关 模块六 世界现代史
  • 5. 某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办一期关于“冷战”的板报,他们在搜集相关知识时,可能用到的检索关键词是(    )
    A: 《北大西洋公约》、马歇尔计划、科索沃战争
    B: 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苏联解体
    C: 雅尔塔会议、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
    D: 珍珠港事件、马歇尔计划、欧洲共同体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21年历史河南中考考点过关 模块六 世界现代史
  • 6. 回看历史,昭示未来。历史最终证明,冷战没有真正的赢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战时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但)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的出现……“杜鲁门主义”演说是冷战的宣言,紧接着美国政府又提出马歇尔计划。

    材料二:北约和华约建立

    组织

    成立时间

    性质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49年

    为遏制苏联,由美国策划成立的军事政治集团。

    华沙条约组织

    1955年

    由苏联控制,与北约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材料三:核武器具有巨大的杀伤力,成为美苏军备竞赛中的重中之重……到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战略核力量大体形成均势。竞赛的结果,使得双方都拥有多次毁灭对方的能力……美苏尽管争夺激烈,但竭力避免直接碰撞,两国之间并没有发生战争。

    根据材料一,指出美苏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北约和华约的建立使冷战在欧洲的对抗有了什么新发展?这标志着什么世界格局的形成?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两国“没有发生战争”的原因有哪些。长期的军备竞赛给美苏两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从处理大国之间的关系方面来说,冷战留下了哪些教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21年历史河南中考考点过关 模块六 世界现代史
  • 7. 1948年6月,苏联切断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停止向西柏林供应生活物资,美、英立即对苏占区实行反封锁。与此相关的是(    )
    A:   冷战对峙
    B: “柏林危机”
    C: 德国分裂
    D: 东欧剧变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21年历史河南中考考点过关 模块六 世界现代史
  • 8. 只要哪个地方有进步运动,美国就宣布这个地方有“共产主义威胁”,就立即提供经济、军事援助,乃至出兵干涉。马歇尔计划……实际上同样是为了压制共产主义的发展,进而从政治和经济上取得控制西欧的主导权。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一个完全由美国领导和控制的纯军事组织。这反映出美国发动冷战的根本目的是(    )
    A: 防止革命
    B: 控制西欧
    C: 遏制苏联
    D: 称霸世界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21年历史河南中考考点过关 模块六 世界现代史
  • 9. 二战后初期,美国前总统胡佛在提交给时任总统杜鲁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如果继续执行限制德国的政策,除非让德国人饿死,否则德国将成为西方盟国纳税人的沉重负担,最终也将使欧洲其他国家“衣衫褴褛”。杜鲁门最终接受了胡佛的建议,其在经济方面的举措是(    )
    A: 对德国分区占领
    B: 实行马歇尔计划
    C: 让德国加入北约
    D: 推动欧洲一体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21年历史河南中考考点过关 模块六 世界现代史
  • 10.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古巴导弹危机——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B: 欧盟成立——欧洲开始走向联合
    C: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D: 北约和华约军事集团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xj】2021年中考历史选择题特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