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

    A: 国际联盟
    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华沙条约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山东省潍坊市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卷
  • 2. 二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当时世界:“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凯南评述的是(    )

    A: 美苏都成为超级大国
    B: 美苏“冷战”对峙
    C: 美苏共同对付法西斯
    D: 美苏军事实力接近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3. 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存在,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美国和俄国,信仰的一致和民族的团结是结合在一起的,并由此获得了一种新的力量,但这两种相互竞争的信仰都有一种超越其国家边界的吸引力。

    ﹣﹣摘自罗素的《权威与个人》

    材料二:作为杜鲁门主义在经济方面的运用,美国政府制定了一个帮助恢复西欧遭到破坏的基础设施计划。欧洲复兴计划,一般称为马歇尔计划,计划建议通过合作和资本主义重建欧洲经济,用先发制人的方式阻止共产主义或者苏联在已经遭到破坏的欧洲国家发生影响。苏联拒绝参加,发动了对马歇尔计划的反击,为它的卫星国制定了自己的计划,于1949年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建议增加苏联与东欧国家间的贸易。

    ﹣﹣摘编自弗格森《文明》

    材料三:美国和苏联都拥有能够瞬间推毁全部城市的核武器,深刻地影响了整个冷战时的国际关系。由于战时研究,美国成为唯一拥有新式原子弹的国家,但是苏联毫不费力的扭转了这种局面,在1949年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美国政府决定研究氢弹,苏联政府也几乎同时做出了同样的决定,他们研究爆炸了一颗氢弹,只落后美国几个月……甚至在50年代,核战争的威胁可能对苏联和美国的政策都有约束作用。这两个大国不止一次从威胁使用核武器的对峙中退缩。

    ﹣﹣摘编自麦克尼尔《世界史》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和俄国是如何获得“新的力量”的?这种“超越其国家吸引力”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苏联采取的措施是什么?试比较两者的共同点。

    据材料三归纳,核武器在冷战时期的作用。

    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美苏争霸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4.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苏“冷战”成为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 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山东省临沂市经济开发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5.

    曾经,世界是“欧洲”的;一度,世界是“美国”的.近现代以来,美欧关系在相对稳定中曲折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策设计人员认识到,共产党人正在利用欧洲危机,如果他们进一步得逞,美国安全将会面临严重威胁。不过他们认为,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不在于应付共产主义的威胁,而在于恢复欧洲社会的生气和健全经济。换句话说,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混水摸鱼…

    ──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关于美国援助西欧的政策》

    材料二:1963年戴高乐访问希腊时说“希腊和法国可能作出的‘最大贡献’将是保持独立的国家地位,而不做卫星国。”

        20世纪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与中国建交。70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1973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结束了英美特殊关系。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欧共体(欧盟前身)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如下:

    (注:以1974年时的欧洲共同体九国作为一个整体)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设计对西欧援助计划的意图。

    据材料二,指出美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三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战后美欧关系演变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 6.

    如图是二战后建立的某军事集团的徽标,这个集团是(    )

    A: 同盟国
    B: 协约国
    C: 华沙条约组织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7. 苏联领导人彼得•谢列斯特在1962年11月的日记中写道:“我们当时处在战争的边缘。总而言之,我们制造了这种无法收拾的军事紧张局势,然后又想从中脱身。”日记中谈及的是(    )

    A: 两个德国分立
    B: 朝鲜战争爆发
    C: 越南战争爆发
    D: 古巴导弹危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8.

    图片能反应一个时期的政治和军事。下列图片反映了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

    A: 美国的霸权主义
    B: 两极格局的形成
    C: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D: 经济全球化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 9.

    如图反映的是(    )

    A: 两极格局
    B: 印巴分治
    C: 同盟国与轴心国对立
    D: 协约国与同盟国对抗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福建省宁德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 10. 北约组织的出现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判断:

    改正: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江西省奉新县第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