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国家既有激烈的碰撞,也有政治、经济上的合作。下列事件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    )

    A: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B: 成立联合国
    C: 成立WTO
    D: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2017学年下河南商丘王集中学第一次中招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2.

    下图是苏联冷战宣传漫画:华盛顿的“和平鸽”,这幅漫画绘制的主要目的是(    )

    A: 缓和美苏关系
    B: 宣传苏联的对外政策
    C: 倡议消减导弹数量
    D: 揭露美国的霸权政策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芜湖市第二十九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人们从战火的灰烬中走出来,是否意味着和平时代的到来?战后漫长而又短暂的半个世纪里,两个超级大国给世界带来如此强大的震撼。……震撼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题。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

    材料三: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与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在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欧阵营里颐指气使,发号施令了。

    材料四: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以南斯拉夫联盟军队屠杀科索沃地区阿尔巴尼亚族人为借口,对南联盟境内进行狂轰滥炸……

    材料五“我们这个星球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家园,人类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需要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应对。各国政府和人民应该共同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使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我们要尊重各国的独立和主权,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坚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各国和睦相处。”

    材料一中“两个超级大国给世界带来如此强大的震撼。”指的是什么?这一震撼开始的和结束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东山再起”的原因。

    遏制美国称霸世界的力量除了材料三中所说的还有哪些力量?材料三说明了未来政治格局是怎样的?

    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说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根据材料五指出,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应如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简阳市2017中考历史模拟试题
  • 4. 1917年7月,美国时任总统威尔逊曾对他的顾问爱德华·豪斯说,“我们应当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而谁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谁就应当……管理世界”。美国实现这一意图主要是在(    )

    A: 罗斯福时期
    B: 杜鲁门时期
    C: 肯尼迪时期
    D: 尼克松时期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 5. 冷战结束后,“北约”组织发动了多次局部战争。“北约”这一军事政治集团成立于(    )

    A: 一战时期
    B: 二战时期
    C: 冷战时期
    D: 科索沃战争时期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山东省日照市经济开发区中学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试题(一)历史试卷
  •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了一项重要的措施,既帮助了处于困境中的欧洲,又刺激了本国经济的发展。这项措施是(    )

    A: 罗斯福新政的推行
    B: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C: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D: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山东省济南市初中综合素质测试模拟历史试卷
  • 7. 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一书指出:当代欧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事,与之前的欧洲相比,它最大的变化是“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边缘化’”——二战“以前的欧洲似乎被推进历史里了,那些欧洲人引为自豪的辉煌岁月,都成了‘昨日的世界’。”他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 科技革命的兴起
    B: 世界格局的变化
    C: 社会主义的发展
    D: 亚非拉的振兴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8.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时空观念】

    材料一:

    【史料佐证】

    材料二:下列两幅图片,描述的都与马歇尔计划有关。

    【历史解释】

    材料三: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发展到今天,人类社会越来越朝着安危与共、荣损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迈进。“一带一路”顺应这一潮流,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识形态藩篱,抓的是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想的是自己要过好、也要让别人过好,信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人民日报》2015年2月13日

    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以上历史地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比较两幅图片(含注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解说图片并指出创作者设计意图有哪些不同?

    “一带一路”构想提出后,有学者称它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也有学者认为两者有本质区别。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者的不同。(至少答出两点)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安徽省安庆市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9. 丘吉尔描述了参加雅尔塔会议时的心情:“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这预示着二战后的国际格局是(    )

    A: 全球化趋势加强
    B: 两极对峙格局
    C: 多极化格局形成
    D: 一超多强格局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重庆市开县四校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卷
  • 10. 标志着二战以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双方之间冷战开始的是(    )

    A: 丘吉乐发表“铁事”演说
    B: 杜鲁门提出杜鲁门主义
    C: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D: 古巴导弹危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云南省普洱市思茅第三中学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