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苏联”已成为历史名词,直接导致苏联解体的事件是(    )
    A: 赫鲁晓夫改革
    B: 欧洲联盟成立
    C: 戈尔巴乔夫改革
    D: 东欧剧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 2.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政局激烈动荡,短短的两三年里,东欧各国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不属于东欧剧变原因的选项是(    )
    A: 受苏联模式的制约
    B: 各国改革成效不大
    C: 西方和平演变战略
    D: 与苏联建立经互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了特殊的角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大林逝世后,政治上,大量冤假错案造成的不稳定因素开始抬头;由斯大林时期的体制造成的各加盟共和国民族离心倾向日益严重;各阶层对个人迷信造成的压抑气氛日益不满。经济上,部门管理造成的专业狭窄、分散,协作不灵的问题更加突出;人民生活改善很慢的状况已经成为严重的问题;过分偏重发展重工业造成的国民经济结构畸形,使得人民生活必需品十分紧缺。

    材料二:戈尔巴乔夫即将下台之际,在最后一次演讲中这样自我辩解道:“我明白,开始一场如此规模的改革而且是在我国这样的社会里,那是极其困难甚至是冒险的事情。然而,我却至今对1985年春天开始的民主改革的历史正确性确信不疑。”

    针对材料一中苏联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赫鲁晓夫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我们应当如何评价这次改革?
    材料二中“我国这样的社会”是什么含义?“如此规模的改革”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你认为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 4. 1991年,苏联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这一事件带来的国际影响是(   )
    A: 两极格局结束
    B: 柏林危机
    C: 非洲17国独立
    D: 掀起拉美独立运动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辽宁省辽阳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5. 1991年,强大一时的超级大国苏联结束了它辉煌而又悲壮的历程。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
    A: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 苏联模式的弊端
    C: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 马歇尔计划的运用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也遇到不少挫折。下列史实与之无关的是(    )
    A: 赫鲁晓夫改革
    B: 戈尔巴乔夫改革
    C: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D: 东欧剧变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贵州省铜仁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7. 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他们既感受到了旧制度所带来的压力,又体会到了新制度所带来的辛酸。谁是冷战失败的承受者?除了他们之外还有谁呢?“□”应是(    )
    A: 苏联
    B: 美国
    C: 俄罗斯
    D: 法国
    难度: 困难 题型:真题 来源:河北省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8.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9. 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去用了50年到100年所走过的道路。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主要是因为实行了(    )
    A: 新经济政策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农业集体化
    D: 第一、二个“五年计划”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湖北省咸宁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10.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其根本原因是(    )
    A: 把改革重点放在农业
    B: 把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
    C: 没有根本突破苏联模式
    D: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四川省攀枝花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