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厉行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提出节俭主张的思想家是(    )
    A: 孟子
    B: 庄子
    C: 墨子
    D: 荀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2. 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他引用的这句话的观点出自于(    )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庄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3. 孔子曾说:“冉求做事总是退缩,所以我激励他勇敢去做;仲由行事勇气超人,所以我限制他太过刚勇。”这句话体现的教育理念是(    )
    A: 为政以德
    B: 以礼治国
    C: 有教无类
    D: 因材施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福安市老区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初质量检测试卷
  •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喜,在艺术上有大美。

    ——摘自《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2013年7月22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帝国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其经典著作成为学者和政治家的主要研究对象。直到2000多年后,也就是1911年满族王朝覆灭为止, 孔子学说一直在中国居统治地位。”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单纯依靠德治的周朝,最终因礼崩乐坏而天下大乱;单纯依靠法治的秦朝,最终因暴政导致二世而亡;历史证明,只有德法并重、德法合治,国家才能治理好。而单靠德治或单靠法治,都难以把国家治理好。

    ——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法安天下德润人》(2017年8月16日)

    根据材料一,写出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熠熠生辉”局面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局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结合所学,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促使“孔子的学说”成为“帝国的官方教义”的政策措施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治”和“德治”分别是哪两家学派的治国主张?根据材料三,说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治国方略应该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黄石市大治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以“为政以德”。

    ——《历史上的那些名人》

    材料二  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曾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

    ——《历史上的那些名人》

    材料三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

    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材料二中的“他”属于哪个学派?
    材料一、二中的“他”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分别是什么主张?
    材料三中董仲舒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什么措施?对当时和历史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醴陵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6. 这一时代,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大发展,随着铁器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生产力取得巨大进步;大变革,传统的贵族政治逐渐向官僚政治转型。下列史实出现在这一时代的是(   )
    A: 佛教传入
    B: 兴办太学
    C: 焚书坑儒
    D: 创立私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醴陵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7. 老子姓李名耳,做过周朝史官,他学识渊博,据说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很多问题。下列属于老子主张的是(   )
    A: 实行德政
    B: “无为而治”
    C: “兼爱”、“非攻”
    D: 以法治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蓝田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8.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非常活跃,下列表格填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人物

    主张

    代表作

    老子

    《道德经》

    核心思想是“仁”

    其弟子整理成《论语》

    墨子

    《墨子》

    韩非

    法治

    A: ①人要顺应自然 ②孔子③“兼爱”“非攻”④《韩非子》
    B: ①“礼治”②孔子③“兼爱”“非攻”④《韩非子》
    C: ①人要顺应自然②孟子③“兼爱”“非攻”④《韩非子》
    D: ①人要顺应自然②孔子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④《韩非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9. 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位思想家是(   )
    A: 老子
    B: 墨子
    C: 孟子
    D: 韩非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巴南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10.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思想文化呈现繁荣局面,不同政治派别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在治理国家方面,强调“要顺应民心”的是(   )
    A: 儒家和道家
    B: 儒家和法家
    C: 墨家和法家
    D: 道家和兵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