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

    材料三: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请回答:

    材料一是谁的画像?他生活在我国的什么时期?他是哪一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哪一部著作里?
    据材料二和图二,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这一主张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核心内容的具体体现?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两方面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绝大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第六片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备用卷)试卷
  • 2. 下列各项不属于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有(    )
    A: 因材施教
    B: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 温故而知新
    D: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第六片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备用卷)试卷
  • 3. 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的是(    )
    A: 墨子
    B: 孟子
    C: 孔子
    D: 韩非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4. 韩臻同学在课本剧《百家争鸣》中扮演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下列属于他的台词的是(    )
    A: 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B: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严刑酷法,中央集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5.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平凉市二回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试卷
  • 6. 战国中叶,齐国开办稷下学宫,这里汇集了天下贤士。无论其学术观点、政治倾向,以及国别、资历等如何,都可自由发表见解。儒家代表在此最有可能发表的新见解是(   )
    A: 仁者爱人,因材施教
    B: 实行仁政,提倡礼治
    C: 兼爱非攻,实行法治
    D: 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7. 学了《百家争鸣》后,同学们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

    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要求大家互爱互利,颇有道家风范

    ③英语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

    ④历史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8. 下列叙述中,关于百家争鸣说法错误的是(    )
    A: 当时各家学派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
    B: 各家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观点互相不同,但同时又互相影响,取长补短
    C: 百家争鸣是一场学术争端,扰乱世人思想
    D: 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基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河源市四校联盟段考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段考试卷
  • 9. 以下是四位班主任的思想主张,其中可能受法家思想影响的是(    )
    A: 叶老师认为老师要爱护学生,主张因材施教,用道德教育来感化学生
    B: 李老师认为应该尊重学生的特点,顺应自然规律,不可过多干涉学生的言行
    C: 罗老师主张制定严厉的班规,让学生绝对服从老师的管理和纪律的约束
    D: 彭老师认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要互助互爱,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暴力行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河源市四校联盟段考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段考试卷
  • 10.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让我们回顾这方面的历史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兼爱”(互爱互利)、“非攻”(反对不义战争)等思想至今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

    材料二:……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材料三:某同学做的复习笔记,如下表格

    学派名称

    代表人物

    主张

    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

                                 

                                    

                                         

                                    

    儒家

           

    仁政

    道家

    庄子

    独立人格

    法家

    韩非子

    “以法治国”

    材料一中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个学派的观点?它体现了这个学派的什么核心思想?
    根据材料二,指出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认真阅读材料三表格,结合你所学知识,在①、②处的正确答案分别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河源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段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