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
    A: 老子
    B: 墨子
    C: 荀子
    D: 孙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河源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段考试卷
  • 2.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这句话体现出孟子的治国理念是(           )
    A: 以德治国
    B: 实行“仁政”
    C: “无为而治”
    D: 以法治国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西百色市2021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1)
  • 3. 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    )
    A: 孟子
    B: 庄子
    C: 韩非子
    D: 墨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等三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仁不让于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材料二:某中学初一(1)班新学期刚刚开学,班中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 此班委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而争论了起来: 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 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的”。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

    请回答:

    材料一是哪一历史人物的言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他有什么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影响?
    请分别指出材料二中劳动委员、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哪三家学派的观点?
    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的活跃局面称为什么?这种局面出现有何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等三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
  • 5.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这一议题,四位学者发表了下面四种看法,其中代表道家观点的是(    )
    A: 用“仁政”治理天下
    B: 推行改革,依法治国
    C: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 虔诚信佛,行善积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五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联考试卷
  • 6. 改革、创新与开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篇)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创新篇)

    材料二:秦朝的政治结构图

    图片_x0020_100013

    材料三: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生活骄奢淫逸,政治上甚至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还企图谋反。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材

    (开放篇)

    图片_x0020_100014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君”的做法符合哪一学派的观点?
    秦始皇首创了上图中的这种制度,写出这一制度的名称。该朝代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推行了什么制度?
    针对材料三这种现象,西汉的汉武帝采取了什么建议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应该填写什么?
    材料四右图中A处应该填写哪一地名?
    综上所述,你获得了什么启示?(提示:结合上述材料分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高州市精英联盟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联考试卷
  • 7. 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德经》一书集中体现其思想。下列不属于老子的思想的是(    )
    A: 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
    B: 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
    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人们应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高州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曾经说过: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从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材料二:孔子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多请教父兄后再去做。

    请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孔子的“爱心”、韩非的“冷眼”各体现在什么地方。
    材料二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是战争频繁、硝烟不断的时期。请谈谈墨家(墨子)和儒家(孟子)关于战争的看法、主张。
    “热爱学校,爱护学校”是每一位学生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美德。但平时在校园内,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花木被折断、桌椅被破坏、门窗玻璃被打破……针对校园内破坏公物的行为,请你分别根据儒家、法家的思想给出解决建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高州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9. 《孔子的一生》中说:“孔子大半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勇于探索,又不断总结经验,从内容到方法,从理论到实践,各方面都作了显著的成绩。”下列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    )
    A: “有教无类”
    B: “无为而治”
    C: “以法治国”
    D: “兼爱”“非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代对于“轻徭薄赋”这一理想算是做到了。战国时盂子讲过“什一而税”是王者之政,可见战国税额是不止什一的,在盂子以为什一之税已是很好了。可是汉代税额规定就只有十五税一,而且实际上只要纳一半,三十税一……并在文帝时曾全部免收田租,前后历十一年之久。

    ——据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和帝、安帝后,东汉统治集团腐朽,豪强势力扩张……农民境况日益恶劣。水旱虫蝗风雹和疫病连年不断,地震有时成为一种严重灾害。沉重的赋役……严重地破坏了农村经济,逼使农民到处流亡……流亡的农民到处暴动。

    ——据徐寒《中国通史》

    材料一中“‘什一而税’是王者之政”体现了孟子的什么主张? 汉代初期,社会出现的盛世局面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概括“农民到处暴动”的原因。184年爆发的“农民暴动”是什么?  
    汉朝的兴亡给后人留下了什么经验教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