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下列说法体现其政治主张的是(   )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D: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西三旗学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2. 一位同学在分析“百家争鸣”影响时制作了下表。表中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

    仁、义、礼、智、信;民为邦本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墨家

    “兼爱”,爱无差别等级

    法家

    “尚法”,依法治国

    A: 推动了战国时期经济的繁荣
    B: 不利于后世儒家思想发展
    C: 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D: 脱离现实,禁锢人们的思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缺题 下架】北京市延庆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3. 古希腊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中国文明高度发展,交相辉映。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文明成果分别是 (  )
    A: 《十二铜表法》、都江堰
    B: 雅典民主政治、《论语》
    C: 帕特农神庙、《史记》
    D: 《查士丁尼法典》、《伤寒杂病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经济开发区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三模)试卷
  • 4. 和同•合作•中国智慧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面对严重的社会问题,孔子主张“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和”是指不同事物或不同因素相互联系与结合,从而达到和谐统一。和才能生养万物。

    材料二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共产党积极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材料三 西欧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创建了共同市场,从那时起到21世纪开始之际,欧洲统一进程成就显著。1957年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1965年成长为欧洲共同体,1991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后进而发展成欧洲联盟……自愿采用一种共同货币……提出继续发展共同的外交与防务政策……即使如现在这个样子,也已经成为经济与政治合作的前所未有的模板,欧洲已经为之大变。在经历了延续几个世纪的战争岁月以后,欧洲大陆已经到达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

    ——(美)R•R•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

    材料四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数突破696万例。目前全球有7个国家累计确诊数超过20万,除美国外,还有巴西、俄罗斯、西班牙、英国、印度和意大利。美国累计确诊病例接近199万。

    “春秋战国时期,面对严重的社会问题”是指什么?结合所学,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还提出了哪些体现社会和谐的思想主张?
    某同学总结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国共合作,请帮助他完善上表。

    阶段

    1924-1927年

    1937-1945年

    合作标志

    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共合作宣言公开发布

    合作方式

    党内合作

    党外合作

    历史功绩

    材料三中的“共同货币”指的是哪一种货币?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对人类共同的敌人,请你发挥中国智慧,你认为中国应该怎么做?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经济开发区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三模)试卷
  • 5. 民主与法治是文明社会的重要基石。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从专制、人治走向民主、法治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中国的法治进程】

    材料一 它是中国历史上研究国家治理方式的学派之一,是我国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它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

    ——新浪网

    材料二 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注:地方官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故地方政治权利向一般平民开放,此即所谓“公天下”。)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

    【西方社会的法治之光】

    材料四 伯里克利在演讲词中这样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五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何顺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材料一中“它”这一学派的集大成者是谁?商鞅是这一学派在战国中期的代表人物,他在秦国是如何实践“重刑”思想的?
    材料二中,柳宗元认为哪一制度开了“公天下之端”?这一制度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共同纲领》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1966-1976年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呈下滑趋势,这与当时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写出材料四实行这种“民主政治”的古代奴隶制城邦国家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种“民主政治”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分别是什么?
    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当时欧洲所颁布的“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的两个法律文件。综合以上探究,可以看出古今中外民主法制是不断曲折向前发展的,请你谈谈从中能得出什么重要感悟与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20年初中历史毕业生学业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一)
  • 6. 让每位学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成为近年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重点。早在春秋时期,孔子针对“教育不公平”的局面,提出的教育思想。法家的集大成者(人物)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主张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0届中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二)试卷
  • 7. 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崭新理念,为我国指明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晋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

    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意为:只要不违背农时,粮食就吃不完;不用细密的渔网到池沼里捕鱼,水产就吃不完;伐木

    者按适当的节令砍伐树木,术材就用不尽。粮食和水产都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就使百姓生而能养,死而能葬,没有什么不满足的。)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二  清政府……把垦荒成绩列为考核地方官员的一个内容。督、抚、布、按,在一年内垦至六千须以上者加升一级;道、府垦至二千顷以上者加升一级;州、县至三百顷以上者加升一级。若开垦不实及垦而复荒,新旧官员俱分别治罪。

    —《二十五史新编·清史》

    材料三  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自、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材料一孟子是什么时期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概括材料一中体现的中国古代资源利用的理念。
    材料二反映出清朝在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什么?该措施的过度实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什么危害?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请以工业革命对资源的利用为例分析工业革命对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
    生活中,中学生该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西省2020年中考历史预测卷
  • 8. 蔡元培称孟子“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下列选项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
    A: “有教无类”
    B: “以礼治国”
    C: “因材施教   ”
    D: “民贵君轻”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西省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密卷
  • 9. “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以下关于诸子思想的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荀子——仁者爱人、以德治国
    B: 墨子——兼爱、非攻
    C: 老子——实行仁政、民贵君轻
    D: 孔子——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东营市实验中学2020年中考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 10. 孔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政治主张,体现了他顽强不息的精神。你认为孔子当时宣扬的主张最有可能是(   )
    A: 无为而治
    B: 为政以德
    C: 有教无类
    D: 以法治国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北省大冶市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