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
    A: 封建制度
    B: 社会的急剧变化
    C: 奴隶主贵族的文化政策
    D: 各学派阶立场的差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中国古代史(社会变革)
  • 2.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    )

    ①老子  ②墨子  ③孟子  ④荀子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中国古代史(社会变革)
  • 3. 2015年,习近平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    )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中国古代史(社会变革)
  • 4. 教育现代化是国家教育整体的现代化,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教育现代化。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的是(    )
    A: “为政以德”
    B: “温故知新”
    C: “有教无类”
    D: “仁者爱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中国古代史(社会变革)
  • 5. 战国末期,有位思想家提倡法治,主张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秦王嬴政读了他的著作后,赞赏道:“我得见此人,死而无憾矣。”被秦王所仰慕的这位思想家是(    )
    A: 老子
    B: 墨子
    C: 韩非
    D: 孟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中国古代史(社会变革)
  • 6.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非常活跃,涌现出许多思想家。下列思想家中,提出“仁者爱人”思想主张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7.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思想领域的一次大碰撞,也是中国少见的思想繁荣时期。下列战国时期思想家的思想,最受君主们支持的是(   )
    A: 孟子——主张“仁政”
    B: 韩非子——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C: 庄子——顺应自然
    D: 墨子——“兼爱”“非攻”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2020年中考历史冲刺训练卷三
  • 8. “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此段材料出自(  )
    A: 《孟子》
    B: 《道德经》
    C: 《孙子兵法》
    D: 《韩非子》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绵阳涪城区2020年九年级历史一模试卷
  • 9. 夏曾佑说:“故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譬如建屋,孔子奠其基,秦、汉君营其室。”“孔子奠其基”指的是(  )
    A: 创立的儒家思想奠定了封建文化基础
    B: 创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 奠定了日后中原王朝的基本统治范围
    D: 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行知中学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 10.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发展蓬蓬勃勃并出现了碰撞局面,这现象称为(  )
    A: 百花齐放
    B: 百家争鸣
    C: 独尊儒术
    D: 商鞅变法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海南省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