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在战国“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中,地理位置处于最东面的是(  )

    A: 楚
    B: 魏
    C: 齐
    D: 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年湖南省邵阳县初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2.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 自比为太阳的暴君——桀
    B: 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商
    C: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镐,史称东周
    D: 西周时期的最后一个国王是周幽王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久仰民族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3. 我国美丽的城市青岛,在春秋时期属齐国管辖,齐国在齐桓公统治时期国力强盛,主要是因为重用了一位贤相,他就是(    )

    A: 管仲
    B: 李斯
    C: 魏征
    D: 寇准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5商鞅变法同步练习
  • 4. 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铁制农具                       穿有鼻环的牛尊

    材料二: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

    从材料一的两幅图片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商君改革的措施。

    根据材料四,分析导致商君悲惨结局的原因。你能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5商鞅变法同步练习
  • 5. 齐桓公任用谁改革内政和军制(     )

    A: 伊尹
    B: 管仲
    C: 姜尚
    D: 伍子胥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5商鞅变法同步练习
  • 6. 县这一地方行政建制在我国出现始于(     )

    A: 夏朝
    B: 西周
    C: 战国
    D: 秦朝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5商鞅变法同步检测
  • 7. 下列成语故事反映春秋战国历史的有( )

    ①退避三舍 ②卧薪尝胆 ③围魏救赵 ④破釜沉舟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4战国争雄同步练习
  • 8.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反映的史实是(     )

    A: 秦穆公称霸
    B: 齐桓公称霸
    C: 楚庄王称霸
    D: 晋文公称霸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4战国争雄同步练习
  • 9. “围魏救赵”这一成语出自下列哪一著名战役(     )

    A: 城濮大战
    B: 长平之战
    C: 马陵之战
    D: 桂陵之战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4战国争雄同步练习
  • 10. 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 弱肉强食
    B: 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 统一
    D: 适者生存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4战国争雄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