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这项工程是(    )

    A: 郑国渠
    B: 都江堰
    C: 灵渠
    D: 黄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大石桥金桥管理区初一上第三次测试
  • 2. 阅读材料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请回答:

    材料二:阅读下列有关汉与匈奴的材料和图片:

    文字材料: 秦末汉初,中原长期战乱,匈奴乘机再次夺取河套地区,并且继续南下。西汉初期,西汉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给单于为妻┅┅    ——教材

    图片:

    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

    图一图二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分别处于汉朝哪两位帝王统治时期?联系文字材料和图一说说汉朝对待匈奴的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在上述与匈奴关系的主要事例中,请说出你最支持哪一种做法?并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盐城许河镇中学七年级上第二次调研
  • 3. 都江堰处在离汶川大地震震中最近的地区之一,但主体工程经受住了大地震的考验。你知道这一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人类的水利工程修建于何时(    )

    A: 春秋
    B: 战国
    C: 秦朝
    D: 蜀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盐城许河镇中学七年级上第二次调研
  • 4. 著名学者余秋雨妙笔生花,曾经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此项“了不起的工程”是 (      )

    A: 长城
    B: 郑国渠
    C: 都江堰
    D: 灵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海滨县第一初中学七年级上期第二次学调历史试卷
  • 5. 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 争霸称雄与社会变革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 统一国家的建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南通八一中学七年级上期第三次段测
  • 6. 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

    A: 秦国
    B: 楚国
    C: 燕国
    D: 齐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利川文斗乡长顺初中七年级上第二次段考历史试卷
  • 7. 读下图,请回答。

    图1,图2分别是什么图?

    它们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利川文斗乡长顺初中七年级上第二次段考历史试卷
  • 8. 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

    A: 多生产粮食布帛
    B: 去经商发财
    C: 当兵建立军功
    D: 大力垦荒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泉州泉港区七年级12月质检历史试卷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主要内容是“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一一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曾受到变法打击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被车裂而死。商鞅虽然被害,但新法并未被废除。“商君之法”在当时已经深入民心。后世有人说:“百代犹得秦政法。”

    根据材料一,指出支持商鞅变法的国君是谁?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内容是哪一项?

    为了更好地推行变法法令,人们都在流传着商鞅将任命一名能干的县令并派他到远离国都的地区。这件事可信吗?为什么?

    材料二中商鞅被车裂而死,那么,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泉州泉港区七年级12月质检历史试卷
  • 10.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

    A: 使秦国称雄于天下
    B: 打击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C: 满足部下将士的要求
    D: 发展商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宜宾七年级上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