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中学历史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统编版(部编版)
统编版(五四学制)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岳麓版
川教版
北师大版
华师大版
中华书局版
中图版
冀教版
鲁教版(五四学制)
年级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中国历史 第一册
中国历史 第二册
中国历史 第三册
中国历史 第四册
世界历史 第一册
世界历史 第二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2016)
七年级下册(2016)
八年级上册(2017)
八年级下册(2017)
九年级上册(2018)
九年级下册(2018)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
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
七年级上册(2016)
七年级下册(2016)
八年级上册(2017)
九年级上册(2018)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2016)
七年级下册(2016)
八年级上册(2017)
八年级下册(2017)
九年级上册(2018)
九年级下册(2018)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2016)
七年级下册(2016)
八年级上册(2017)
八年级下册(2017)
九年级上册(2018)
九年级下册(2018)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2016)
七年级下册(2016)
八年级上册(2017)
八年级下册(2017)
九年级下册(2018)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七年级下册(2016)
八年级上册(2017)
九年级下册(2018)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2017)
八年级下册(2017)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2016)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列举题
问答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并称“秦皇汉武”。你所在班级要举行一场题为“秦始皇和汉武帝谁的功劳大”的课堂辩论活动,正方立场是“汉武帝功劳大”,反方立场是“秦始皇功劳大”。你准备加入哪一方?请你写出能充分证明自己观点的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3.11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课时训练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了雄厚财力支持的措施是( )
A: 颁布“推恩令”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兴办太学
D: 统一铸五铢钱,盐铁官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3.11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课时训练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汉武帝时设置的“河西四郡”,管辖区域是( )
A: 五岭以南
B: “西南夷”地区
C: 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
D: 海南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3.11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课时训练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珠玉宝器,多于京师”。对这种状况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诸侯王势力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B: 皇亲国戚权势很大
C: 诸侯王在自己的封国内享有很大的自主权
D: 这种状况是由汉武帝造成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3.11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课时训练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识读下列图片: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汉武帝刘彻即位的时候,诸子百家的思想还比较活跃,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识读材料一图片,汉武帝选取哪一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谁提出的建议?
为了使这一思想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汉武帝还采取什么措施?
汉武帝即位之初,王国势力还很强。为解除王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试着用一句话评价汉武帝。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3.11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课时训练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一部电视剧开篇序幕中说: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请问,这里的“他”指的是( )
A: 大禹
B: 齐桓公
C: 秦始皇
D: 汉武帝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3.11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课时训练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向汉武帝提出这一建议的是( )
A: 李斯
B: 主父偃
C: 张骞
D: 董仲舒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3.11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课时训练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西汉建立的时间是( )
A: 公元前206年
B: 公元206年
C: 公元前202年
D: 公元202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3.11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课时训练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史书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上从其计”的目的是( )
A: 吸取秦亡教训
B: 推行儒学教育
C: 破格录用人才
D: 削弱诸侯国力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3.11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课时训练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秦始皇、汉武帝在处理哪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 )
A: 国家统一
B: 中央集权
C: 儒家思想
D: 外族骚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3.11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课时训练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18243
18244
18245
18246
18247
18248
>>
18271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