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是(  )
    A: 单于
    B: 皇帝
    C: 大汗
    D: 可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2. 正在央视电视剧频道热播的《昭君出塞》,引起了观众对历史上这位“落雁美女”大义和亲的辉煌事迹的极大兴趣。你知道王昭君和亲嫁给了哪一民族的首领(  )
    A: 鲜卑族
    B: 匈奴族
    C: 藏族
    D: 蒙古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3. 秦汉时期中原与匈奴接触的方式有(  )

    ①对匈奴用兵        ②使臣出使

    ③实行“和亲”      ④边境贸易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4.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再息(意为生长繁盛),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

    材料二: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好几代人再听不到报警的狗叫声,老百姓再 也没有战争之苦。

    上述材料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

    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是如何出现的?

    你如何评价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3
  • 5. 蒙古风光好,游牧在草原,历史上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民族是(    )

    A: 东夷
    B: 突厥
    C: 蒙古
    D: 匈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3
  • 6. “昭君自有千秋在, 胡汉和亲识见高。” 此诗赞扬的历史事件是(    )

    A: 汉武帝的大一统
    B: 张骞通西域
    C: 昭君出塞
    D: 卫青、 霍去病大破匈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3
  • 7. 电视剧《昭君出塞》,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王昭君远离家乡出塞的情景.昭君出塞为汉与某一少数民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这里的少数民族指的是(    )

    A: 鲜卑族
    B: 氏族
    C: 匈奴族
    D: 羌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蚌埠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8. 董必武同志曾写诗“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高度赞扬的历史事件是(    )

    A: 汉武帝的大一统
    B: 昭君出塞
    C: 张骞出使西域
    D: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模拟试卷
  • 9. 某中学兴趣小组拟办“西藏今昔﹣大型图片展”,下列图片中不能入选的是(  )

    A: 昭君出塞    
    B: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像
    C: 五世达赖觐见顺治皇帝 
    D: 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天津市红桥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10. 下面是昭君出塞图,请你判断此事件发生于(  )

    A: 公元前1世纪中期
    B: 公元1世纪中期
    C: 公元前2世纪中期
    D: 公元2世纪中期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度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