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某同学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的失败,你才发现问题所在,坏事变好事”,老师引用了谁的思想来开导学生?(    )
    A: 孔子
    B: 老子
    C: 墨子
    D: 韩非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老师第三次月考试卷
  • 2. 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无为而治”的是(  )
    A: 儒家
    B: 墨家
    C: 道家
    D: 法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3. 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子——主张法治,建立中央集权
    B: 墨子——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
    C: 孔子——“仁”,“为政以德”
    D: 韩非子——“兼爱”、“非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舒城县五桥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论语.为政》

    材料二: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今公等遇雨,皆以失期,失期,法当斩!

    材料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材料一体现了孔子什么的治国思想?他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
    材料二,材料三分别是那次农民起义?两次爆发农民起义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二三,结合秦朝东汉灭亡的原因,谈谈你的感想或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舒城县五桥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 5. 尽管战国时期动荡不安,但它在经济上的富足,文化上的昌盛,都足以使这个时代在5 000年历史的群峰中拔地而起。它在思想文化上的表现是(  )
    A: 礼义教化
    B: 甲骨文的出现
    C: 百家争鸣
    D: 私学的出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6.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创办私学,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B: 编订《诗》《书》和《春秋》等作为教材
    C: 坚持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教学方法
    D: 晚年编写《论语》为后人提供了宝贵资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7.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 黄帝
    B: 老子
    C: 孔子
    D: 董仲舒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8. 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政”的学说,他的学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重要的地位。以上观点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9. 阅读一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派

    代表人物

    儒家

    孟子、荀子

    道家

    庄子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子

    ……

    ……

    材料二: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三: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材料四: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材料一反映了战国时期思想上的何种局面?
    根据材料二,说一说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你更赞赏哪一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10.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上形成“百家争鸣”繁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 “春秋无义战”
    B: 社会急剧变化
    C: 经济飞速发展
    D: 各学派激烈辩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邢台市临西一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