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
    A: 老子
    B: 墨于
    C: 荀子
    D: 孙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东昌府区梁水镇中心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浪网2009年12月30日报道:由胡玫执导的电影《孔子》已经结束了拍摄,将于2010年1月22日上映。激发了人们对2000多年前这位伟人的热议。下图是2006年孔子诞辰2557年前夕,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向全球正式发布的孔子标准像定稿。

    材料二: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

    孔子被称为“圣人”。他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他的思想在什么时候被确定为封建正统思想?
    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古时候儿童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试卷
  • 3.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    )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试卷
  • 4.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儒、法、道、墨、阴阳的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材料二:如图所示

    ——图片来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材料三: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根据材料一,指出“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是什么?(意思相近即可)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据材料二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材料三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依据材料四,指出正确的治国方略应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崇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社会大变革,中华文化开始勃兴,古圣先贤纷纷著书立说,在思想领域出现了怎样的繁荣局面?
    材料中史学家郭沫若的这句话指的是哪一事件?
    秦始皇是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何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崇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 6.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阅读下面材料,思考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于这些官吏来说……在承担国家所赋予他们的职务时,他们只不过是在履行自己的公民义务,而并没有以任何方式来争论条件的权利

    ——卢梭《社会契约论》

    阅读材料一,请回答:董仲舒建议将哪种思想定为治国思想?该思想诞生于何时?何时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阅读材料二,请回答这一思想诞生于欧洲的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受这一思想的影响产生了近代美国哪一部重要的法律文件?
    综合上述材料,请指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分别为哪两个阶级服务?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实验、邗江实验初级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7.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
    A: 因材施教
    B: 温故知新
    C: 有教无类
    D: 仁者爱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材料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汉武帝和秦始皇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不同,汉武帝是如何对待的?但他们的目的相同,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材料四,请说出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9. 下列主张,明显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
    A: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 万物虚无,祸福相依
    C: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 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
  • 10. 在孔子下列名言中,对我们的学习有直接指导作用的是(    )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  ②温故而知新  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④因材施教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