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墨家主张(    )
    A: 顺其自然
    B: 兼爱、非攻
    C: 民贵君轻
    D: 为政以德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南平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2.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下列选项,体现了孟子思想的是(    )
    A: “兼爱”“非攻”
    B: 实行“仁政”
    C: “无为而治”
    D: 以法治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3. 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深远。请回答下列有关儒家思想的问题。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的思想被整理成哪一著作?
    请写出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两位。
    儒家学说是则样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
    你认为我们今天应如何对待儒家思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安图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
  • 4. 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

    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③生物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

    ④英语事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5. 在历史长河中,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论语·为政》

    苛政猛于虎(统治者的苛刻统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

    ——《礼记·檀弓下》

    材料二: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材料三:战国末期,有位思想家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秦王嬴政读了他的著作后,赞叹不已,说:“我得见此人,死也甘心了。”

    ——360百科

    材料四:……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习近平纵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中两段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孔子是什么时期的人?他认为统治者实行怎样的政策,人民才会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被嬴政仰慕的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谁?他属于哪一学派?
    根据材料四,请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治国的方略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联考试卷
  • 6.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如果在现代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
    A: 老子
    B: 墨子
    C: 孙子
    D: 韩非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1月月考试卷
  • 7. 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    )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墨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 8.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主要是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青龙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 9. 运用所学,解决问题:

    新学期刚刚开始,才升入初中的学生比较调皮。特别是延安市宝塔区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上课说话,下课打闹,口出脏话,乱扔纸屑,顶撞老师,简直是无法无天。班主任召集班干部开会商量对策。

    纪律委员说:“再这样下去不行了,必须采取措施,我建议实行重罚,违纪一次罚款十元,教室外罚站一天,再罚值日一周。”

    班长说:“我主张以批评教育为主,我们可以制定班规,让每个人去遵守,谁违犯了,我们可以批评他,规劝他,帮助他,让他慢慢地改正过来。”

    卫生委员说:“我们也不用罚,也不用管,随他去吧,慢慢地也许就会变好了。”

    请回答:

    上述材料中,三人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哪三家学派的观点?并指出各学派的主张?
    你认为对待这样的事情采取怎样的措施管理更好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青龙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 10. 孔子作为中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了世界人民的敬重。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北广场。阅读材料: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孔子

    材料二: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了一个绝大的影响。

    ——钱穆《国史大纲》

    根据材料一,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这一主张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内容的具体体现?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两方面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绝大影响”?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说出记录孔子言论的书籍是什么?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太湖县刘羊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