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图郑板桥的这首诗反映了(  )

    A: 道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试题
  • 2. 历史文化遗产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及文化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位于山东省曲阜市的孔庙、孔府、孔林,是后人纪念和缅怀孔子的重要场所,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孔子提出了什么学说?创立了哪一学派?

    红军长征路线属于线性文化遗产(线状或带状的文化遗产区域),这是文化遗产的一种形式。红军长征开始于哪一年?你认为红军长征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下图所示人物是世界近代史上伟大的音乐家,他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民主的革命精神,成为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英雄交响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是谁?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题(A卷)
  • 3. 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  )

    A: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C: 佛教传入中国
    D: 西学传入中国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历史试题
  • 4. 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斗星),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的思想家是(   )

    A: 老子
    B: 孔子
    C: 韩非子
    D: 庄子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
  • 5. 孔子是中国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判读下面三张关于他的图片,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①他是思想家,四处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②他是教育家,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③他认为人才应有多种优良素质,主张“兼爱”、“非攻”④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倡法治和改革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临沂经济开发区2017届九年级期中历史试题
  • 6. 有位学者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

    A: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 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东海县南辰中学2017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模历史试题
  • 7. 某班四位同学撰写了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

    A: 《趣谈孔子的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创建》
    B: 《论唐太宗时期安史之乱的影响》
    C: 《从交子看北宋的商品经济》
    D: 《论清代军机大臣的历史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河源市正德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 8.

    教育引领人探访灵魂和生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如图1,2

    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材料一中图示人物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教育思想?

    材料二中的“这种制度”正式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武则天是如何发展该制度的?该制度对促进文化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图1中的“大学堂”是近代什么运动的重要成果?它在我国教育史上有何地位?图2文件的颁布有何标志性意义?

    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奠基工程是什么?该工程在全国基本实现是在哪一年?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2017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9.

    在历史长河中,思想与政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

    材料一: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根据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并命令天下郡国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人教版七上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明末以来)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诋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

    ──乾隆帝有关纂修《四库全书》上谕

    【政治】

    材料四:如图所示

    材料一中“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在思想领域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汉两朝在实行思想控制的具体方式上有何差异。

    据材料三指出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政府还采取过什么类似的措施。

    图一所示王朝并没有“传之万世”,仅仅十几年就被图二中的新王朝取代,新王朝中汉武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

    图三反映的是哪个朝代哪一种行政制度?该制度是哪一位皇帝在位时创立的?

    由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历史一模考前综合训练试卷(二)
  • 10.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指的是(  )

    A: 大变革的时代
    B: 商鞅变法
    C: 百家争鸣
    D: 焚书坑儒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年中考模拟(十)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