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古往今来治国兴邦的基本经验。我国古代思想家最平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的是(  )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荀子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历史试卷
  • 2.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材料二:从后来的历史看,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而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这种统一文字……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2017年5月15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文艺晚会的开场舞《千年之约》,将多种古老艺术呈现在世人面前,也把观众带回到了千年前那个见证丝绸之路畅通繁荣的地方——敦煌。

    材料一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材料二中的“统一文字”指的是什么书体?文字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结合所学知识,你从材料中能感受到哪些古老的艺术?
    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中考真题押真题-历史 第五篇
  • 3. “和谐”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髓,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的发展愿景。某班同学以“和谐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一期板报,并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

    任务一【搜集名言——汲取思想智慧】

    阅读同学们搜集的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名言,请你任选其中两位,分别概括他们的思想主张。

    A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B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D “兼相爱,交相利”——墨子

    任务二【赏析名画——见证民族团结】

    下面名画分别反映出中央政府在处理与西藏地区民族关系时采取了什么方式?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任务三【对比事件——感悟②】

    完成下表中①处内容的填写。通过比较后,请你为本栏目提炼一个恰当的主题词。(填写在②处)

    任务四【解读史实——体验和而不同】

     “求大同,存小异”对和平发展意义重大,请从下列史实中任选两个加以说明。

    任务五【联系现实——构建和谐社会】

    右边是同学围绕“科技与生活”开展问卷调查后,整理出的百姓关注的生活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完成板报任务后,谈谈“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难度: 困难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山西中考历史试卷
  •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开始在黄河流域扩张发展势力。……陆续攻灭了当时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上“乾元”的意思,定国号为元。……8年后灭南宋统一全国。……设置澎湖巡检司

     ──《中国通史》


    材料二 终永乐一朝,朱棣五次北征,三次打败蒙古军队。……永乐死难,设哈密卫,加强对西部边陲的统治。……永乐五年,修筑驿路,设置驿站,加强西藏与内地的联系。永乐十三年,增设贵州省,进一步加强在西南地区的统治。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 1616年后金汗过建立。经1621年的“辽沈之战”、次年的“广宁之战”,已领有辽河以西的东北地区,进逼山海关,拥有了“逐鹿中原”的根据地,……1644年,清入主中原。此后历经百余年的努力,最终统一中国。

    ──《中国古代农耕与游牧社会交往的历史脉络》


    请回答:

    材料一中“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哪些?《易经》是哪一学派的经典?元“统一全国”有何历史意义?

    “朱棣”是哪一朝代的皇帝?据材料二,归纳其巩固统一的两项措施。

    材料三中“后金汗国”是哪个民族建立的?1644年“入主中原”的清朝皇帝是谁?

    综合上述材料,概况元明清三朝的共同历史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卷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源远流长】

    材料一: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互相辩论,形成了学术繁荣的局面。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博大精深】

    材料二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34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36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42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46

    ──《高中历史(必修三)》

    【中西交融】

    材料三: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权极为推崇,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他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德治主义”,坚定地主张法国应实行“德治主义”。

    ──《孔子思想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材料四:辛亥革命的失败使他(陈独秀)对中国历史和中国现状进行反思……他认为只有首先打倒中国的封建文化而代之以西方的文明,中国才有救。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与时俱进】

    材料五:雷锋精神犹如一座魏然矗立的灯塔,始终放射出夺目的光芒,照亮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雷锋身上体现出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

    ──《人民日报》

    请回答:

    材料一中“学术繁荣的局面”指什么?在这个局面中主张“以法治国”的代表人物是谁?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的哪一发明为后来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条件?明清小说中,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魔小说是哪一部?湖南古代书法家中独创“欧体”的是谁?

    依据材料三谈谈伏尔泰为什么推崇孔子思想?

    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后,陈独秀为救中国发起了什么运动?

    依据材料五,请说说“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历史试卷
  • 6. 今年4月22日,“书香益阳•润泽心灵──好书互换”2017年益阳阅读推广活动隆重启动。在启动仪式上,益阳学子高声吟诵了《道德经》。《道德经》反映了(  )

    A: 老子的思想
    B: 孔子的学说
    C: 墨子的主张
    D: 韩非的理论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历史试卷
  • 7. 有一位圣贤,出生于春秋时期。500年后他成为了“中国人”,又过了 500年成为了“东亚人“,现在正逐步成为“世界人”。这位“圣贤”是(   )

    A: 老子
    B: 孔子
    C: 嬴政
    D: 铁木真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历史试卷
  • 8. 春秋战国时期,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家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历史试卷
  • 9. 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中的第75位名人的评语是“孔子之前对人类思想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第75 位名人是(  )

    A: 老子
    B: 墨子
    C: 孟子
    D: 庄子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历史试题
  • 10. 战国时期,有一学派认为:明主像天,因为他依法行事,公正无私。明主有权威、权力以加强其命令的力量。这一学派是(  )

    A: 儒家
    B: 墨家
    C: 法家
    D: 道家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