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人类的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世纪,他的学说被宣布为帝国的官方教义,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他创立的思想体系,在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上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材料二: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中的两位代表人物

    材料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表所列是李大钊随后发表的一系列文章。

    年代

    文章

    主要内容

    1918年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主张学习俄国,改造中国

    1919年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材料四:有学者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了。它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他思想体系的核心和政治方面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写出材料二中两位人物的代表作(各一例)。这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影响是什么?

    根据材料三,写出李大钊颂扬的革命和宣传的主要思想。

    材料四所说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是指什么理论?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历史试卷
  • 2. 前言: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跟世界文化相得益彰,不同时期的中国人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做出彩中国人!实现中国梦!

    材料一:中华民族文化亦叫华夏文化或华夏文明,儒家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学说备受历代统治者的推崇,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

    材料二: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涵盖面很广,它包含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剧脸谱、文房四宝、佛、道、儒、国画、对联、二十四节气,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

    材料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与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也一定能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除儒家以外,还有哪些学派?请列举二项。儒家思想什么时候成为我国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请依据材料二写出你知道的中国传统节日,并说出我国京剧形成于什么时期?

    请依据以上材料写出一句儒家关于修身做人或学习方面的经典名句,并结合中学生的自身特点谈谈在做人方面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什么智慧?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历史试卷
  • 3.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派别中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是(    )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苑中学2017届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
  • 4. 2007年,山西“黑砖窑事件”经新闻媒体报道后,震惊了全国,惊动了党中央和国务院,中央领导作出批示要求严肃查处。你认为应该采用下列哪一家思想处理(    )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苑中学2017届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
  • 5. 春秋时期,创办私学,广收门徒而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的著名思想家是(    )

    A: 老子
    B: 孔子
    C: 孟子
    D: 墨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文汇中学2017届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一一习近平

    材料一:儒家实质上可说是社会伦理学与社会管理学或是宗教的伦理学诊释但不是宗教的本身。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将儒学发展成新儒学即董仲舒儒学。明清两代朝廷将宋代形成的程朱理学定为官学形成流传至今的儒家主流。

    材料二: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即”怀碟谱自荐于州县”,与察举制的”他荐”相区别)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三个显著的特点。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

    材料三:宋元文化起点高,是在隋唐文化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宋元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条件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那时经济发展,城币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两大因素的结合,使宋元文化突飞猛进。

    材料四: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由于这次运动全面反封,将中国所有的古典文化都归于需要”反”的行列,因此这次运动也是中国古典文化走向没落的开端。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①儒学的创始人是谁?②其核心思想是什么?③汉武帝“董仲舒儒学”的历史地位如何?④举例说明“程朱理学”是如何定为官学的?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①“大业”是哪位帝王的年号?②武则天在完善科举制度方面有何贡献?③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有何重大历史作用?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回答:①“宋元文化突飞猛进”的两大因素是什么?②举例说明宋元文化的繁荣。

    ①材料四中的“这次运动”指的是哪一次运动?②其口号是什么?③为什么说这次运动也是中国古典文化走向没落的开端?

    我们应当如何对待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27校联考中考模拟历史试卷
  • 7.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的是(    )  

    A: 儒家思想
    B: 法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道家思想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江都三中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8. 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全球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如全球祭孔、孔子学院创立。儒家思想的核心是(   )

    A: 仁
    B: 兼爱
    C: 法治
    D: 无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双甸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9.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于10月20日在北京召开,本届全会将聚焦如何依法治国。而在战国时期有位思想家,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他就是法家代表人物(    )

    A: 孔子
    B: 墨子
    C: 庄子
    D: 韩非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10. 思想文化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孔子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相继建立。孔子学院成为传播中国文化,海外年轻人加深对中国的了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如图反映出先秦时期“马”字的演变过程。

    材料三:“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兴文,称风易俗,心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网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孔子创立了哪一家学派?其核心思想是什么?其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其言行被记录于哪一部书籍?

    材料二反映的是秦朝的哪一项重要举措?有什么影响?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董仲舒的这段话与后来汉朝实行的哪一项国策有关?为更好地执行这一国策,汉武帝在教育上实行什么重大举措?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什么?

    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思想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汕头市友联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