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一曲明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材料二: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歌词中提到的“孔夫子”生活在什么时期?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

    材料二出自孔子的言论,请问他的这些言论被他的弟子收集在哪部书里。

    依据材料二,概括出他的教育思想。

    结合相关材料如何评价此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2. 老子的学说集中在(    )里。

    A: 《论语》
    B: 《春秋》
    C: 《道德经》
    D: 《中庸》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红桥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3. 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塞翁失马”的故事,说明了人的祸福可以相互转化,这个故事体现的思想出自于(    )

    A: 老子
    B: 庄子
    C: 孔子
    D: 韩非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和平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4. 阅读教科书及相关材料,穿越时空,深入探究,你会发现我国古代的思想依然对今天现实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2011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联合国总部宣誓连任的时候,引用了老子的话:“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材料二:在联合国大厅悬挂着一则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篇》)

    材料三:朝廷如有大仪,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董仲舒).──《汉书》

    材料四:2014年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了“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的名言,再次强调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老子,是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主要记录在《》里,东汉末年,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创立了五斗米道,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对我国温暖影响深远。

    《论语》记载了的言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核心思想──“”。

    帝接受儒生董仲舒的“”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战国末期法家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反对空谈,强调 , 树立君主的权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5. 请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表格学史】

    时间

    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历史价值(评价)地位

    公元前60年

    西汉政府

    今新疆天山南北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公元105年

    改进造纸术

    有利于文化的保存和交流

    公元208年

    孙刘联军

    赤壁之战

    公元494

    把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

    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请根据表格里提供的信息将表格内的内容补充完整。

    , ② , ③ , ④

    【图画说史】如图一,图二

    请说出图中两个与统一有关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他们为了巩固统治在思想是分别采取了什么举措?

    【诗词析史】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史家之绝唱”指的是谁写的著作?具有怎样的历史价值和地位?

    【材料悟史】

    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滕文公•下》

    材料二:“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

    ──《汉书•景帝纪》

    请说出孟子治国的观点和汉初统治者推行的统治政策分别是什么?以史为鉴,请你为当今统治者治理国家提点建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自贡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6.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说明孔子是教育家的依据有(    )

    ①编订多种教材   ②讲究教学方法   ③提出“仁”“礼”   ④创办私学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自贡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7.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此话出自(    )

    A: 《论语》
    B: 《道德经》
    C: 《孙子兵法》
    D: 《春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自贡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8. 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说明孔子倡导和实践了(    )

    A: 因材施教
    B: 仁
    C: 学习结合
    D: 兼爱、非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9. 下列哪一项的思想不能体现“和谐”的观点(    )

    A: 以“礼”教化人民,为“政”以德
    B: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C: 严酷的刑法,专制中央集权
    D: 兼爱非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10. 墨子主张“非攻”,孟子认为“春秋无义战”,这表明两位思想家的相同主张是(    )

    A: 实行“无为而治”
    B: 反对不义战争
    C: 倡导以法治国
    D: 提倡仁和礼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大同市矿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