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后请回答:
    材料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材料二: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对立双方互相转化,还主张“无为”。
    材料三: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还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材料四:主张“法治”,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用严酷刑罚镇压人民反抗,以维护国家统治。
    (1)材料一中的“子”是指谁?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分别写出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代表人物及学派。
    (3)当时各派思想家都四处游说,但大多未受到重用。材料四是谁的主张受到秦国统治者的青睐?(写出代表人物及学派)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辨析题
    近年来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孔子热”。陈华同学认为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的理由如下:孔子提倡“因材施教”、“诲人不倦”、“为政以德”、“无为而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陈华同学列举的理由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说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材料一、“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一曲明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材料二、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歌词中提到的“孔夫子”生活在什么时期? 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主要思想记录在哪一部著作里?
    (2)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3)依据材料二,概括出他的教育思想。 
    (4)如何评价此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填表题:
    古代历史距今久远,但丰富多样的学习途径却让我们穿越时空的距离,去亲近这辉煌灿烂的文明。根据提示完成填表。 

    学史途径案例认识
    考察遗址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反映了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感知历史。我们会发现历史并非枯燥无味的,它离我们并不遥远。
    研究文物殷墟出土的龟甲、兽骨上刻有文字,叫 。它对研究 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阅读文献《论语》是 学派创始人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根据他的言论整理而成的文化典籍。书中体现了他的思想主要是“ ”和“ ”两部分。
    参观建筑战国时期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至今发挥重要作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材料三:“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董仲舒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图片中所反映的人物创立了什么学派?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2)材料二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材料三中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哪一建议?
    (4)通过以上的探究,概括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6. 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的创始人或代表人物:
    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春秋晚期的——  
    儒家学派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道家学派创始人是春秋晚期的——    
    道家学派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的——   
    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春秋晚期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春秋晚期,庄子创立了道家学派。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小历同学对军事非常感兴趣,尤其对兵书《孙子兵法》特别感兴趣,一有空就向其他同学介绍《孙子兵法》,有一次,他自豪地向同班同学介绍说:“《孙子兵法》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孙膑所著,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句军事格言,就出于此书。”小历的说法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简要说明了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看下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该人物的姓名及其生活的历史时期。 我们想了解他的言行,必须翻阅哪一本书?  他在教育方面最主要的贡献是什么? 
    (2)他在中国历史上有何地位?
    (3)战国时期儒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他的思想与图中人物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