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列表格:

    学派 人物姓名 著作 主要思想
    儒家    《孟子》   
      韩非 《韩非子》 “法”治,中央集权
    道家       无为而治 物论齐一
      墨子 《墨子》   
    兵家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仁不让于师。”“温故而知新。”
    材料二:某中学初一(8)班新学期刚刚升学,班上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会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而争论了起来:
    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
    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相信他们会改的。”
    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

    材料一是那一历史人物的言论?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哪些? 他创立的学说对后世有何重要影响?

    材料二中劳动委员、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话分别蕴含了战国时期哪三家思想学派的观点?请分别指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填空题

    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作主 要 思 想
    儒家      
    墨家      
    法家      
    道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未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材料二 “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
    材料三

    材料一中“致命的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指的又是什么历史现象?

    材料二中董仲舒所说的主要意思是什么(结合教材内容回答)?在他的建议下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中的“孔子之术”指的是哪一学派?它的创始人是谁?

    材料三反映的是汉武帝创办的什么机构?该现象和材料二有什么联系?

    材料一、二所采取措施截然不同,但统治者的目的却一样,请回答出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材料二 秦朝疆域图

    材料三

      胡人汉服图                               汉人胡食图
    请回答:

    材料一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哪一思想家的主张?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依据材料二,写出秦朝为巩固统一在地方行政制度上采取的措施。

    在汉代,我国的疆域继续扩大。西汉哪一行政机构的设立标志着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顺应这一历史现象,北魏哪一统治者进行了改革?列举其改革措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歌颂世俗生活,主张……,以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
    ——北师大版九上教材
    材料二 “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  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诸子百家”。                                       
    ——北师大版七上教材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是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映?
    (2)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共同历史背景。
    (3) 受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18世纪末,西方出现了哪些重大的革命运动?
    (4)请概括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性质的根本区别与作用的共同之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思想文化是时代变革的先声和反应。
    (1)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思想领域中 的局面。
    (2)叩响近代社会大门,为资本主义产生奠定思想基础的运动是 。
    (3)为法国大革命提供锐利武器的运动是 。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
  • 8.

    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探究中外政治思想文化发展的进程和重要内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思想篇】
    材料一:
           
    图一 庄子      图二 但丁            图三 伏尔泰
    (1)根据以上图片你依次能联想到哪些重大历史事件?(3分)这些事件的相同点是什么?(2分)
    【政治篇】
    材料二:

    图四 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                     图五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权力示意图

    根据以上图片你依次能联想到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这些事件的相同点是什么?

    根据图四指出秦朝开创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 根据图五,说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什么民主政治体制?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
  • 9.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图一指出秦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图一中最高权力者是谁?这一政治制度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张?
    (2)根据图二指出美国这一政治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你能从图二中看出其政权组织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以上两幅示意图反映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材料二 对于图一秦朝政治制度的缔造者秦始皇,史学家的评价是不同的。现代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而古代史学家司马迁却认为: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上述关于评价秦始皇的观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讲学图
    材料二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材料三 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梁启超《变法通义》
    19世纪60年代,日本需要培养大量有文化的公民,开始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大批外国教育家被请到日本办学,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出国学习,回国后在新学校任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孔子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名言名句,请举二例。
    (2)科举制开始于哪一朝代?唐代科举中人们普遍推重的是什么科?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日本明治政府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张。
    (4)结合上述材料和我国封建时代的繁荣及近代日本的崛起,请您说说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党和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