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表是不同历史人物对秦始皇的评价,据此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

    人物

    评价

    司马迁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李贽

    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毛泽东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税糠。

    A: 同时代人因有直观感受评价更准确
    B: 后人因掌握丰富资料评价较为全面
    C: 评价历史人物没有客观公正的标准
    D: 对人物的评价受特定历史条件影响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2. 货币的变迁是时代变迁的缩影,其变迁既是维系国家统一的举措,又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一股助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践证明,这种圆形方孔钱,使用时可以减少钱身的回转磨损,贯穿便利。且这种形制,同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颇有联系。诸子著述中多次提到∶天道为圆,地道为方,法天象地。把这些思想应用于制定钱制,就是∶外为圆肉(即钱体)所以象天;内为方好(钱的穿孔)所以象地。于一钱之中,法备天地,天覆地载,万宇一统,象征君临万方,皇权至上,这种说法正合秦始皇的心意而被采用。

    ——摘编自千家驹,郭彦岗著《 中国货币演变史》

    材料二:宋代交子形成过程

    时期

    交子形成过程

    第一阶段

    北宋开国后,初由四川商人出具“收据”形式的楮券,正背均有出票人的印记,券上无“交子”字样,票面金额是临时填写的。零星分散发行,式样不统一。

    第二阶段

    太宗初年,由成都十六家富商联合建立交子铺发行交子。用一律的纸张印造,铜版印刷,还有版面、图案、花纹。在各地设分铺,以便交子能在远近行使和兑现。

    第三阶段

    真宗后期有人主张废除交子。转运使薛田、张若谷认为废交子对公私都不便,建议改为官营。仁宗天圣元年设益州交子务,二年二月起发行官交子。

    ——摘编自肖茂盛《中国化币文化简史》

    材料三:明代市场对白银的巨大需求极大地推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中国商品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流通。苏杭地区渐渐形成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新型经济关系。与此同时,新型工商业市镇和市民阶层开始兴起…….

    ——摘编自王丰《刍析白银货币化对明朝社会的影响》

    根据材料一,概括圆形方孔钱被采纳的原因。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交子的形成过程并指出促使交子形成的因素。
    根据材料三,白银流通对明朝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3. 秦朝确立了“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的规则,这反映了秦朝政治的本质是(   )
    A: 皇权专制
    B: 任免官吏
    C: 思想控制
    D: 言即法律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金稻田学校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一)
  • 4. 湖南龙山出土的《里耶素简》大多是迁陵县与上级洞庭郡,下属司空、仓官、田官诸署以及都乡、启陵、贰春三乡的往来文书和各种簿籍。通过此简牍可以了解秦代(   )
    A: 地方机构效率低
    B: 基层管理的状况
    C: 官僚制度的森严
    D: 中央集权的建立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5. 湖北云梦出土《睡虎地秦基竹简》中有一篇《封诊式》,记载了一个乡村里长发现麻风病疑似忠者并向上报告的事例。通过此则材料可以了解秦代(   )
    A: 休养生息的政策
    B: 分封制度的推行
    C: 法律制度的严酷
    D: 基层管理的状况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6. 在北击匈奴和南征百越之后,秦朝在这些地区设郡、县进行管辖,大量内地民众奉命迁往从匈奴手中收复的河套地区,开垦土地;前往岭南的移民以军人为主,但直到秦朝灭亡,中央都没有将移民岭南的军人召回。秦朝对南、北边疆的管理举措(   )
    A: 破坏了地方历史传统
    B: 蕴含“怀柔远夷”思想
    C: 有效缓解了人地矛盾
    D: 彰显了“大一统”意识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2022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 7. 下表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体系简表”,反映我国古代国家治理趋势的正确表述是(   )

    朝代

    秦朝

    西汉

    宋朝

    明朝

    清朝

    政治措施

    中央和地方权力集中于皇帝

    颁布“推恩令”, 削弱诸侯王势力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

    设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A: 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 推进民族融合
    C: 加强监察制度
    D: 维护国家统一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7校2022年九年级历史联考(二模)试卷
  • 8. 阳陵虎符是秦始皇颁发给阳陵守将使用的兵符,虎的左、右颈背各有相的铭文“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阳陵”。使臣持右半符验合,守将方能调动车队。这反映了秦朝(   )
    A: 军事实力强大
    B: 皇帝控制半权
    C: 華层管理严密
    D: 守将拥兵白重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三校2022年中考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qt】
  • 9.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大一统”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组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勃生机。

    一摘编自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二:(贞观年间)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口,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彦博曰“……孔子曰:‘有教无类’,若赦其死亡,投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上卒用彦博策。

    一一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三:(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盛之际不及焉。

    —一《元史地理志》

    材料四:

    图1平定准噶尔图卷 图2五世达赖觐见顺治皇帝 图3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

    (局部)             (布达拉宫壁画)

    材料一中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是谁?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中的“上”指谁?他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除材料所述史实外,再举一例体现其民族政策的史实。
    从材料三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朝为加强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分别设立了什么管理机构?
    材料四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清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采取了哪三种方式?
    结合上述内容,归纳历代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共同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潮安区江东镇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历史一模试卷
  • 10. 从世界范围来看,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统一和民族振兴是亘古不变的主题,也是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它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家分裂的政治局面,拆除了宋、辽、西夏、吐蕃等各政权并立以来的此疆彼界,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何瑞军《大统一对少数民族发展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应该说,清代的国家统一,既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又与清朝统治特别是康雍乾三帝顺应这一趋势,坚决与分裂势力作斗争,实行有利于统一大业的方针和政策相关。

    ——摘编自王思治《简论清代的国家统一》

    材料四:

    ——改编自赫尔德等《从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到“冲击-反应”论》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新皇帝”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并说明这一制度对维护国家统一产生的影响。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举一则“康雍乾三帝顺应这一趋势”的史实。
    “冲击---反应”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是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实现民族振兴进行不懈探索,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图表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来阐述你是否同意此观点,并说明理由。(要求:论述至少包含两个历史事件,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