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在中国,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始于(    )
    A: 炎黄部落联盟的结成
    B: 尧舜时期“天下为公”的传说
    C: 儒家思想的影响
    D: 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政治观、民族观与天下观,也是历代国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与目标。

    秦汉王朝建立后,"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大一统从思想观念转变为现实。西汉思想家董仲舒适应时代需要。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将大一统上升到天地常理、历史规律的高度。

    ——据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地区

    时期

    措施

    西北

    康熙时期

    平定噶尔丹叛乱,稳定西北边疆

    乾隆时期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东北

    康熙时期

    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者,签订《尼布楚条约》

    西南

    顺治时期

    册封五世达赖喇嘛

    康熙时期

    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雍正时期

    设置驻藏大臣

    乾隆时期

    颁布《钦定藏内善后幸程》,实行全瓶掣签制度

    东南

    康熙时期

    设置台湾府,东属福建省

    ——据部颁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的满族、朝鲜族等积极投身各种抗日团体和抗日义勇军。东北、华北等地的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先后成立了蒙边骑兵、蒙汉同盟军、蒙汉抗日游击队等,对日开展武装斗争。西藏宗教领袖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和第十三世达赖喇嘛通电全国,声讨日本侵略罪行。新疆的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各族人民掀起了大规模募捐活动,支援抗日前线。壮族、苗族、瑶族、仫佬族、京族、黎族、布依族、水族、高山族、畲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也都通过各种方式参加了抗日斗争。

    ——据部颁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在地方推行的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什么建议?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清朝安定边疆的方式。(两种方式即可)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写出九一八事变的影响。材料三体现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什么特点?
    材料四地图反映的是我国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

    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两点认识即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2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3. 下图所示文物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为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制作的标准容积器具。该文物可用于考证(    )

    A: 西周分封制
    B: 秦统一文字
    C: 秦统一度量衡
    D: 西汉盐铁专卖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2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测试试卷
  • 4.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秦统一后实行的各项措施中,最有利于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是(    )
    A: 统一文字
    B: 实行郡县制
    C: 统一度量衡
    D: 焚书坑儒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部分学校2022年中考历史一诊试卷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进入秦汉,中国历史开始了第一个大一统时期,也是汉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发展的重要时期。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局面,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同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从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两汉在强化了统一国家的政权之后,对内加强民族之间的交往,解决北方匈奴族的威胁,又派张骞出使西域,设置西域都护。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教师用书

    材料二: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自古以来就是众多民族生息繁衍之地,也是各民族沿横断山脉南北迁徙的走廊,少级民族成分居全国前列。元十一年(1274年)设云南等处行中书省,"云南"正式作为滇域的名称确定下来…

    ——《云南省民族情况简介》,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党中央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下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秦结束争战混乱局面、实现统一的时间,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对于我国统一多民族的历史格局有什么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二,云南成为省级行政区划开始于何时?结合所学知识,云南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域,其建制和名称都来源于什么制度?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实行的是什么制度?为何要实行这一制度?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云南省红塔区2022年九年级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考试卷(一)
  • 6. 秦朝“焚书坑儒”,明朝“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共同目的是(    )
    A: 加强思想控制
    B: 发展传统文化
    C: 鼓励参政议政
    D: 选拔忠君官吏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云南省德宏州梁河一中2022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 7. 在谈到秦朝郡县制时,柳宗元说:“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柳宗元的观点是(    )
    A: 郡县制推动了秦朝统一
    B: 郡县制强化了君主专制
    C: 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D: 郡县制有利于民族交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2022年九年级历史诊断性监测(一诊)试卷
  • 8.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修建从咸阳附近的军事重地直通北方九原的军事通道,全长700多公里。据估计,骑兵部队三天三夜就可以从咸阳赶到九原。当时如此浩大工程能修成功主要得益于(    )
    A: 筑路技术的提高
    B: 铁制农具的出现
    C: 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 更方便管理北方及全国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巴中市2022年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
  • 9. 在郡县制下,县是郡的下级,重大事务需要向郡里汇报,接受郡的管辖;而郡又向中央汇报,接受中央的管理。中央通过对郡县官员的考核来掌握他们的政绩,决定他们的升降任免。这些措施旨在(   )
    A: 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B: 维护中央集权
    C: 完善中央行政体制
    D: 消除地方割据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大学附中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10. 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请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或河流的名称。

    A:    B:    C:    D:    E:

    隋朝末年,一位居住在洛阳的商人要到江都经商,如果走水路,他先后需要经过哪几段运河?
    秦朝和隋朝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朝代,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请写出其相似之处(举例说明)。从这两个王朝的兴衰中,你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大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