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三字经》“ 嬴秦氏 ,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字……元灭金,绝宋世”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 秦隋宋
    B: 秦隋元
    C: 秦元明
    D: 隋元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中国历史七下三单元期末质量评估试卷
  • 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统一后。有人建议分封子弟,始皇认为,天下长期混战,皆因有诸侯国,分封等于重挑战争。汉初刘邦分封大量诸侯,后来,诸侯国的势力很大,威胁中央。汉武帝时,有地方官员相互勾结,营私舞弊,贪赃枉法。

    材料二:如图

    史料

    大昭寺内文成公主入吐蕃壁画

    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示意图

    朝代

     

    明朝

    清朝

    事件

    文成公主入藏

     

    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意义

    汉藏关系日益密切

    保护了我国东南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稳定了我国③地区的局势,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针对材料一以上问题,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以上表格。
    概括上述措施对当代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中国历史七下三单元第三单元中考链接
  • 3. 长城穿越千年,绵延万里,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长城内外风光异]

    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tián)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此天时地利所以限南北也。

    ——《辽史·营卫志》

    [长城脚下战与和]

    秦始皇派蒙恬修长城,“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汉元帝遣昭君出塞和亲,“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

    [农牧交融促一统]

    西汉大力构筑河西长城,在丝路经过的河西地区大规模屯田开垦。当时,匈奴等少数民族往往“驱牛马万余头来与汉贾客(商人)交易”,获取大量生活、生产资料。中原地区则“骡、驴、骆驼,衔尾入塞”,投入农耕、交通运输。

    明代后期,长城沿线的蒙古族不但畜牧兴旺,而且逐渐使用铁犁牛耕发展农业,麦、豆、瓜、菜,“种种俱全”,塞外古丰州兴起一座“垦田万顷,连村数百”的归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新城,呈现届一派兴旺景象。

    从第一段史料我们可以提取哪些信息?
    秦朝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昭君出塞为什么能够成为千古美谈?
    有人说“长城是农牧文明碰撞交融的见证”。请结合上述材料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中国历史七下三单元第三单元中考链接
  • 4.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籍记载历史]

    《史记》中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的记载。

    [文物见证历史]

    [发展创造历史]

    习近平主席指出: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落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

    《史记》记载的这些举措出现在哪一朝代?对国家的发展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上述文物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如何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融?
    综合上述信息,谈谈你对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理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中国历史八下第四单元中考链接
  • 5. 请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比较秦始皇、汉武帝统治的异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孝感市八校联谊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联考试卷
  • 6. 下列不属于秦实现统一的原因的是(     ) 
    A: 统一成为趋势,人民渴望
    B: 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最强
    C: 长平之战后,六国无力抗秦
    D: 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 7. 书法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电影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某人对秦王说,“剑”有19种写法;秦王说,统一后,只有一种。秦王统一全国后推行的文字是(     ) 
    A: 甲骨文
    B: 小篆
    C: 帛书
    D: 金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 8. 推行党风廉政建设.健全纪检监察制度是防止官吏贪污腐化的重要途径,为加强对官员的监察,秦始皇设立了(    )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县令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孝感市八校联谊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联考试卷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央集权制是全国统一的重要条件,而全国大一统的局面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政治环境,即可避免一些纷争和割据,可以减少某些统治阶级内部的有害战争。统一集权的政治环境还有利于全国范围内的经济交流和商品流通。秦汉时中国第一次出现了大一统局面,“海内为一、开关梁、驰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胡如雷《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和社会政治影响》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字数100字左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孝感市八校联谊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联考试卷
  • 10. 司马光说:“(汉武帝)异于秦始皇无几矣。”二者的类似之处有(     ) 

     ①加强中央集权     ②加强思想控制     ③派兵攻打匈奴修长城     ④统一货币。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