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国家统一、边疆治理)

    观察下面我国古代各朝代疆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的建立者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图二这条路线的开通有何历史意义?
     观察图三说说该朝中央政府对A地区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 
     图四是清朝疆域图,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对内、对外各举1例)对内从B或C地区任选一个回答。
    图一疆域面积只有340万平方千米,生活着汉族、匈奴等几个少数民族。到清朝时(1820年)清疆域为1316万平方千米,生活着50多个民族。这说明了什么?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21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 2. 监察制度的建立,强调各部门具体执行者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秦朝负责监察事务的机构是;元朝建立后,设负责监察事务,纠察百官。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1年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 3. 秦实现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明朝建立后,在中央,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2021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信息(B)试卷
  • 4. 秦朝巩固统一措施中,奠定了境内各民族共同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基础的是(   )
    A: 设置基层社会组织
    B: 确立儒家学说为正统思想
    C: 开拓经营边疆地区
    D: 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21年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 5. 我国古代历朝历代在国家治理方面各有举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公元前127年,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宋朝初,宋太祖吸取了唐朝中期以来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选用文官到地方任知府、知州等职,代替节度使管理地方政事,用以压制武将的权力。同时,文官可以担任统兵的将帅,武将却往往只是副帅,受文官的监督和管束。因此,宋代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都高于武将。

    ——摘编自岳麓书社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材料四  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653年

    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

    17世纪后期

    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叛乱势力

    1733年

    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年

    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8世纪中期

    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1793年

    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

    观察材料一,图1反映了秦朝的什么地方管理制度?图2、图3反映秦朝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皇帝”颁布此法令的原因。
    材料三中,为吸取“唐朝中期以来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政策?举一例加以说明。
    根据材料四,归纳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总体特点。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2021年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 6. 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
    A: 科举制
    B: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C: 郡县制
    D: 行省制度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2021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试卷
  • 7.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烙印”。这里的“烙印”是指(   ) 
    A: 分封制
    B: 中央集权制度
    C: 三省六部制度
    D: 行省制度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2021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都省)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某地方出了事,就由中央宰相府派一两个人去镇压,行省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 ……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并指出其渊源。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实施行省制度的原因,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2021年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 9. 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下列我国古代重大工程的修建,主要得益于(   )

    秦长城示意图

    隋大运河

    故宫

    A: 中央集权制度
    B: 交通运输发达
    C: 以农为本思想
    D: 文化繁荣昌盛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2021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 10.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行走在复兴之路上,中国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的明天,直挂云帆济沧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至它可以名之为“革命”。

    ——《剑桥中国秦汉史》

    材料二:“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郑成功

    材料三: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言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四:

    秦的最大“成就”是什么?为巩固这一成就,秦创立了大一统的什么政治制度?
    材料二中“贵国”是哪个国家?我国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什么?
    “学习西方”——洋务派为“自强”“求富”分别进行了怎样的努力?
    “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陈独秀、李大钊等的重大实践活动是什么?
    材料四中的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在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取得的哪些重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2021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