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制度建设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体现着政治的智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项构成秦朝政治体系的主要制度。通过这个体系,秦朝建立起怎样的国家体制?

    材料二:以国王的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招募军队;不得任意拘捕臣民;保证议会定期召开;法国的任免权属于议会而不属于国王。

    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英国的影响。

    材料三:辛亥革命以民国取代帝国,使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而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这无疑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质的飞跃。

    ——摘编自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这无疑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质的飞跃”的理解。

    材料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制度A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制度B

    体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根据材料四,写出表格中A、B所代表的制度名称。

    综合以上四则材料,概括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南省岳阳市城区2021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 2. 秦统一后,诏令下至南方桂林、象郡一带,人们不能通其意,于是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规范统一,此举成为“中华两千余年大一统的丰碑。”上述材料意在说明秦朝(   )
    A: 设置丞相
    B: 统一货币
    C: 统一度量衡
    D: 统一文字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邹城市中考2021年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 3. 2021年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监督保障作用,反腐倡廉、初心如磐,确保“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落到实处。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通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中实行的官僚制度,形成了一整套高度发达的中央管理体系,最终为大一统制度的实现奠定了君主集权和官僚统治的组织保证。

    ——摘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材料二  文帝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他以身作则,在位20多年,生活俭朴,宫室、园林以至车骑没有增加。汉景帝曾先后三次下诏书痛斥吏治腐败。汉景帝对贪赃枉法的罪犯处理很严。他规定:官吏收受贿赂,要没收财物并治罪,参与投机经营的也按贪赃枉法处理。

    材料三  宋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兵戈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摘自司马光《涑水纪闻》卷一

    材料四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待郎貳(副)之,而殿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摘自《职官志》

    材料中的制度产生的历史影响是什么?“中央管理体系”中掌管监察的是谁? 
    概括材料二中汉文帝治国理念和汉景帝惩处腐败的举措。
    宋太祖在中央如何“稍夺其权”?分析“制其钱谷”采取的措施及作用?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指的是什么?“帝”为了监视官民设置的机构是什么?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2021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 4. 阅读中国古代时间轴,关于朝代及其阶段特征表述准确的是(   )

    A: ①处是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 ②处是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 ③处是隋唐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④处是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繁荣与开放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2021年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 5.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一统”情怀称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二  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的一百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清朝前期疆域辽阔,是我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统一的王朝……

    材料四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能拥有更加光明的前途,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摘编自光明网

    是谁最早开创了“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各采取了措施?
    根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唐朝在制度和文化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清朝时,在A、C处设立的专门管理西南、西北的机构名称是什么?B是什么朝代正式归中央管辖的?所设置的管理机构是什么?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一谈你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21年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 6.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定都;581年,隋朝建立,定都。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2021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秦以后,中国就开始有一个统一政府,在一个统一政府里,便不能没有一个领袖。中国历史上这一个政治领袖,就是皇帝。这皇帝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在中国传统政治里,皇位是世袭的——父亲传给儿子。若用现代政治眼光来衡量,大家会怀疑,皇帝为什么要世袭呢?但我们要知道,中国的立国体制和西方历史上的希腊、罗马不同。他们的土小,人口寡。如希腊,在一个小小半岛上,已包有一百几十个国。他们所谓的国,仅是一个城市。每一城市的人口,也不过几万。他们的领袖,自可由市民选举。只要城市居民集合到一旷场上,那里便可表现所谓人民的公意。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当时两国的政治体制的不同之处。
    综合以上探究,说说出现这些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并谈谈你对古代政治文明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2021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 8. 秦始皇规定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诏”,印章称“玺”,其他人都不许使用,对皇帝的名字也要避讳。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显示至高无上权威
    B: 统一文字
    C: 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D: 统一度量衡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2021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 9. 小明开展题为“深圳在中国古代不同朝代所属地方行政单位”的研究性学习,整理笔记如下图所示。他可以从中获得的结论是(    )

    时间

    归属

    秦朝

    南海郡

    东晋

    东官郡宝安县

    北宋

    广州府东莞县

    元朝

    江西行省广州路东莞县

    明朝

    广州府东莞县/新安县

    清朝

    广州府新安县

    A: 思想的控制继续加强
    B: 地方的治理越发粗放
    C: 皇权的强化不断升级
    D: 县制的建立影响深远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1年中考历史第二次调研测试卷
  • 10.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建立的时间是(    )
    A: 公元前260年
    B: 公元前230年
    C: 公元前221年
    D: 公元前202年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黑龙江大庆市2021年结业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