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符合这一主题的有(    )

    ①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为全国统一文字    ②北魏孝文帝提倡改穿汉服

    ③辽、宋、西夏、金政权的对峙    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初级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评估试卷
  • 2.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独相到群相到兼相,相权在历代皇权组织下的改革和裁抑过程中逐步萎缩,最终从体制上被废除……而皇权也在逐步集权的过程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

    ——怀仁国《资治通鉴一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君主专制确立后,最高统治者希望尽量加强中央集权,而弱化地方权力;尽量简化行政层级,而不设高级政区(无法简化时,即尽量使之不享有完全权力,成为“不完善的政权形态”)。但是,……事实上中央集权往往与地方分权主次兴替,相间而存。即便在理想状态下,中央集权也不得不建立在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之上。

    ——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李世民

    材料四: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以秦汉、隋唐为例分别指出“独相”“群相”的制度名称。结合所学,指出相权何时“最终从体制上被废除”。皇权“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北宋使地方成为“不完善的政权形态”的在经济方面的主要措施。元朝为了使“中央集权……建立在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之上”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有何重要创新?
    材料三所反映的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李世民的话从本质上说明这一制度有何作用?请用史实说明这一制度演变至明清时期在思想领域的严重弊端。
    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分析概括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原精神”体现出怎样的规律?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三次网络线上测试卷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正如文人学士诅咒皇帝“焚书”那样,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诅咒皇帝。正是这种普遍的憎恶,加上秦王朝缺乏能干的继承人,成了民众奋起造反和秦始皇去世不久秦王朝很快覆灭的原因。不过,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什么?
    你同意作者“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的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福州市励志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中央实行丞相制度,秦朝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是百官之首。……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高级官员为相。加强皇权,分散相权,以便建立能为皇帝所控制的中央决策系统的措施。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颉颃指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朱元璋《皇明祖训》

    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丞相的职权。
    材料二中朱元璋是如何加强皇权的?
    据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丞相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其实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明朝的统治》同步练习
  • 5. 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  )
    A: 位世袭制
    B: 分封制
    C: 行省制
    D: 中央集权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时同步练习
  • 6.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产生以来,封建帝采取多种措不断强化与完善。下列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汉武帝推行“推恩令” ②秦始皇推行郡县制 ③忽必烈推行行省制 ④明太祖废除丞相

    A: ②①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④③②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时同步练习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朝代的什么政治制度?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制度?
    材料三图示反映了元朝在中央实行的政治制度。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管理西藏和台湾的机构名称。
    材料四反映的制度是在哪一朝代出现的?其目的是什么?
    与前三则材料相比,材料四中的中央机构有何变化?
    从材料一到材料四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时同步练习
  • 8. 明长城与秦长城相比,相同之处有(  )

    ①起止地点相同 ②都修建于中国封建社会统一时期 ③都为了抵御外国侵略势力 ④都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时练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改号曰元(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材料二

    材料一“至元八年”是哪一年?“遂一天下”是怎么一回事?这次“遂一天下”与前朝相比,有何突出特点?
    请你写出在这次统一以前,曾经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的三个朝代。
    图中A地是,是现在的,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元朝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
    图中B地在唐朝时生活的民族是,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辖B地,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课时练
  • 10. 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粮食。结账时,他应该使用的货币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20年中考历史演练试卷(1)中国古代史(广西百色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