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中学历史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统编版(部编版)
统编版(五四学制)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岳麓版
川教版
北师大版
华师大版
中华书局版
中图版
冀教版
鲁教版(五四学制)
年级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中国历史 第一册
中国历史 第二册
中国历史 第三册
中国历史 第四册
世界历史 第一册
世界历史 第二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2016)
七年级下册(2016)
八年级上册(2017)
八年级下册(2017)
九年级上册(2018)
九年级下册(2018)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
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
七年级上册(2016)
七年级下册(2016)
八年级上册(2017)
九年级上册(2018)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2016)
七年级下册(2016)
八年级上册(2017)
八年级下册(2017)
九年级上册(2018)
九年级下册(2018)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2016)
七年级下册(2016)
八年级上册(2017)
八年级下册(2017)
九年级上册(2018)
九年级下册(2018)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2016)
七年级下册(2016)
八年级上册(2017)
八年级下册(2017)
九年级下册(2018)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七年级下册(2016)
八年级上册(2017)
九年级下册(2018)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2017)
八年级下册(2017)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2016)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列举题
问答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 ——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阅读材料回答:
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材料二证明了什么? 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 从什么人生活的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这种远古居民是以怎样的方式生活在一起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课文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阅读材料回答: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有过什么样的生活?
(2 )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人生活的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辨析改错,找出错误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在风雨交加的一个夜晚,山顶洞人的火种不慎被雨水浇灭了,他们懊悔不已:以后他们又不得不生吃食物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辨析改错,找出错误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在我国历史上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的原始人先后有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材料一
材料二:“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五蠹》
材料三:“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
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
——历史教科书
材料四:“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
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五蠹》
请回答问题
(1)请分别说出图1和图2的房屋名称。
(2)居住在图1和图2房屋中的居民种植的粮食作物分别是什么?
(3)住在图2房屋中的居民叫什么居民?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最早种植蔬菜的是什么居民?
(5)在材料二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材料三证明了什么?
(6)材料四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人生活的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前的北京人已经学会人工取火。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居民是元谋人。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霸主。
佛教起源于印度,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中国古代第一次人口迁徙的高潮出现在西晋末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学习历史要抓住关键词。在我们所学过的中国古代历史知识中,有很多“最早”、“最大”、“第一”的知识点。请根据提示和所学知识将内容补充完整。
(1)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
年的
人。
(2)约公元前2070年,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
(3)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两种粮食作物是半坡居民种植的
和河姆渡居民种植的
。
(4)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我国
(朝代)的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关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史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的一个什么重要变化?从什么时代开始这种现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阅读下列材料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是几千寒热。”——毛泽东
材料中认为人与猿的区别是什么?
材料中反映的生产工具有哪些?
材料中的“小儿时节”是一种什么社会?简述其情况。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
18271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