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中学历史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统编版(部编版)
统编版(五四学制)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岳麓版
川教版
北师大版
华师大版
中华书局版
中图版
冀教版
鲁教版(五四学制)
年级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中国历史 第一册
中国历史 第二册
中国历史 第三册
中国历史 第四册
世界历史 第一册
世界历史 第二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2016)
七年级下册(2016)
八年级上册(2017)
八年级下册(2017)
九年级上册(2018)
九年级下册(2018)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
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
七年级上册(2016)
七年级下册(2016)
八年级上册(2017)
九年级上册(2018)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2016)
七年级下册(2016)
八年级上册(2017)
八年级下册(2017)
九年级上册(2018)
九年级下册(2018)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2016)
七年级下册(2016)
八年级上册(2017)
八年级下册(2017)
九年级上册(2018)
九年级下册(2018)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2016)
七年级下册(2016)
八年级上册(2017)
八年级下册(2017)
九年级下册(2018)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七年级下册(2016)
八年级上册(2017)
九年级下册(2018)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2017)
八年级下册(2017)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2016)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列举题
问答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判断题
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
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小麦。
汉元帝将宫女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使北部边疆出现了几十年的和睦安宁。
东汉医学家华佗著有《伤寒杂病论》,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西汉末年,佛教由古印度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填空题
(1)目前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
;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是
。
(2)半坡居民最早种植
;河姆渡居民最早种植
。
(3)商朝的都城在今天的
省境内;西周的都城在今天的
省境内。
(4)公元前
年——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前——
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5)
辅助齐桓公取得了霸主地位;
修筑了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判断题。
北京人使用和保管天然火增强生存能力。
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形成了。
夏、商、周是我国的青铜时代,因此,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出现在夏朝。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曾出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
为了巩固统治,东周的统治者开始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填空题
(1)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已经会使用
,山顶洞人掌握了
的技术。
(2)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
。
(3)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
。
(4)秦始皇统一货币,在全国统一使用
。秦朝还统一文字,把
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5)西周的都城在
;东周的都城在
。西周的疆域比商朝进一步扩大,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朝实行了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吃上米饭了。
证据:
。
途径:
。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我国原始社会时期已经用船作为交通工具了。
证据:
。
途径:
。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阅读下列材料:
“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保存了几处较厚的灰烬堆,埋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
阅读材料回答:
①这则材料证明了什么?
②材料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仔细观察两幅图片,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请回答
⑴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北京人使用了那些生产工具?
⑵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北京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⑶他们为什么要过这样的生活?
⑷看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下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⑸说一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方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方面?
⑹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根据史实进行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请根据下面考古资料写出推论:
①史实1:北京人遗址上的堆积物厚达40米以上,较大的灰烬层有四个,第四层的灰烬最厚处超过6米。
推论:
。
②史实2:在半坡遗址出土的一个陶罐里,保留有白菜或芥菜的种子。
推论:
。
③史实3:黄河上游地区出土了绳纹、蚕纹陶器,半坡出土了带有文字性质的刻画符号,河南出土了骨笛。
推论:
。
④史实4:在河南濮阳距今约6000多年的墓葬中,出土了贝壳堆塑的龙。这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早期的龙的形象。
推论: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
18271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