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民以食为天,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技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 水稻、黍和小麦
    B: 水稻、粟和黍
    C: 小麦、玉米和粟
    D: 水稻、粟和玉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看下图)

    材料二:自古以来,人类通常逐水草而居。时至今日,大量人口聚居的城市都是依水而建。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

    材料三: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四:(看下图)

    材料一图片所示分别为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房屋复原图,导致两处房屋结构不同的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在远古时期,采用疏导方式成功治水的英雄人物是谁?战国时期,和谐利用水资源的典范工程是什么?
    材料三中孟子的思想已经渗透了可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的观点。在政治方面,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结合材料四,指出促使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具体因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3. 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人比北京人进步的是(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这是某部纪录片的解说词。历史上,我们祖先能够最先吃到米饭的是(   )
    A: 半坡人
    B: 河姆渡人
    C: 元谋人
    D: 北京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5. 下列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不同之处描述正确的是(    )

    A: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B: 都能饲养家畜
    C: 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D: 种植粟和蔬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
  • 6. 读图,请回答:

    如图1是居民房屋复原图,房屋名称。图2是原始房屋复原图,房屋名称。
    图1居住的居民生活在流域,种植的农作物是,图2居民生活在流域,种植的农作物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7. 知史识图,请回答:

    根据如图所示三幅图提供的信息,你认为我们获得古代历史知识的途径有哪些?
    如图三幅图中,哪一幅提供的史实更可靠?
    列举能反映夏朝建立前中国历史的传说一例。(材料所涉及的除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8. 小明家住的地方以发现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村落遗址而闻名。五六千年前那里的居民以粟为主食,能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小明家在(   )
    A: 云南元谋
    B: 北京周口店
    C: 西安半坡
    D: 浙江余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9. 我们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是通过(   )
    A: 神话传说
    B: 史书记载
    C: 学者推断
    D: 考古发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0. 下列内容属于史实,而非传说的是(   )
    A: 炎帝尝遍百草,发明医药
    B: 半坡人制造彩陶
    C: 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D: 炎黄二帝联合击败了蚩尤为首的部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