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据考古发现,我国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位于(  )
    A: 长江流域
    B: 珠江流域
    C: 太湖流域
    D: 黄河流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
  • 2.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 农耕文明
    B: 神话传说
    C: 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D: 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
  • 3.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源远流长。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是(  )

    ①农作物的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聚落

    ④磨制工具

    ⑤城市的出现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⑤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重点中学(江津二中、支坪中学等七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阶段测试卷
  • 4. 半坡人的房屋和河姆渡人的房屋构造(如下图)明显不同的原因是(  )

    A: 他们的聪明程度不同
    B: 生活的自然环境不同
    C: 他们的审美观念不同
    D: 他们使用的工具不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重点中学(江津二中、支坪中学等七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阶段测试卷
  • 5. 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罗棋布。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的生产工具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6. 对河姆渡人和半坡人而言,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尝试着培育野生稻、野生狗尾草,使之逐渐成为自己的主食——稻和粟
    B: 能狩猎,并将吃不完的野兽饲养起来
    C: 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D: 广泛种植棉花,穿棉布衣服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考试试卷(二)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书记载:“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材料二:(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房屋(如下图)。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

    ——《七千年前的奇迹》

    材料三: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

    --郭沫若

    材料一中“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根据材料二,“他们”应该属于哪一个原始居民?房屋属于什么类型的房屋?

    材料三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说出判断的依据。 “农耕既普及”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

    结合上述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谈谈你的感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8. 春秋时期,贵族努力开辟私田,扩大耕地,出现这一现象的条件有(  )

    ①青铜器开始使用

    ②铁器的出现

    ③牛耕的使用

    ④个体农民的大量出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南岸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9. 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稻谷、底部有许多小孔的陶盆、陶釜或陶鼎等文物,这说明河姆渡人在生活方面的一大进步是(    )
    A: 用陶釜盛水煮稻米
    B: 使用陶器种植水稻
    C: 用陶釜或陶鼎储存稻米
    D: 懂得用蒸的方法制作米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广南一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份月考试卷
  • 10. 半坡原始居民的主食是(    )
    A: 稻谷
    B: 粟
    C: 鱼肉
    D: 蔬菜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广南一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份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