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孙中山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神州大地地大物博
    B: 中国人民勤劳勇敢
    C: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D: 炎黄子孙开拓创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福安市老区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初质量检测试卷
  •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山西南部的羯人,大部分从事农耕,善于织布,喜欢穿青绛色的衣服。内迁各族领袖,大都仰慕中原文化。内迁各族的文化习俗,也影响了汉族;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

    ——摘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迁都后,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话,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于是,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四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艳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摘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被后世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哪两位传说中的人物?
    依据材料二,说说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材料三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一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的作用。
    综合前面几则材料,谈谈你对材料四的理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黄石市大治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3.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这一描写反映的是(  )
    A: 分封制
    B: 世袭制
    C: 郡县制
    D: 禅让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醴陵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4. 距今(2019年)四五千年,居住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部落结成部落联盟。约公元前2070年,部落联盟首领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5.     我国各民族在历史演进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请回答:

    我们尊崇的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哪两位?秦朝与汉朝都与北方哪一民族发生过激烈冲突?
    据史料记载,我们现在的椅子、方凳等坐具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传人内地的,据此说明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有什么意义?
    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并在439年统一北方,请问拓跋部建立的政权名称是什么?此后孝文帝进行了一场改革,请问这场改革对该政权有何积极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6. 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提到“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材料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特点是(   )
    A: 汉族是华夏族形成的主体
    B: 发达的交通是华夏族形成的必要条件
    C: 是一部各民族文化的消亡史
    D: 华夏族是众多民族在交融中形成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7.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沿革是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结果。观察下图,①和②处应该的写的内容是: (   )

    图片_x0020_100010

    A: 奴隶、桀
    B: 郡县、纣
    C: 奴隶、纣
    D: 禅让、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8. 国家认同是中华民族的基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对祖先的祭祀也体现着国家的认同,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谁?
    “夏传子,家天下。”夏朝的建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你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体现了他的国家认同?

    图片_x0020_100008 图片_x0020_100009

    上面是南朝时期的两件文物。它们反映当时的什么情况?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巴南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9.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这段材料说明(   )
    A: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B: 华夏族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
    C: 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的
    D: 炎帝黄帝只是传说中的人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10. 《唐虞之道》中记载:“尧舜之王,利天下而弗利也。禅而不专,圣之盛也。”这反映的是(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金昌市金川总校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