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在这里赞扬的“人文初祖”的是(   )

    A: 女娲
    B: 黄帝
    C: 炎帝
    D: 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如图,2012年4月5日,主题为“从文明的展开到文明的展台”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隆重举行,吸引了大批海内外炎黄子孙到此寻根拜祖。拜祭黄帝是因为 (     )       

    A: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 他独自打败了蚩尤
    C: 他的部落是形成华夏民族的基础
    D: 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一位同学在一本古书里看到这样的故事: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接替自己做部落联盟首领……这个故事描述了当时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那就是(    )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禅让制
    D: 科举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如图,2008 年5 月17 日,百载难逢的奥运圣火,走进了千年古城绍兴,并以大禹陵(见下图)为起点,经历了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旅。你知道哪项关于大禹的描述是正确的(  )

    A: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B: 自称为“始皇帝”,建立皇帝制度
    C: 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D: 是治水英雄,最早实行禅让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老师让欣欣做组长。她却推选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的朱娟做组长,同学们感叹:这是(       )的再现啊!

    A: 推恩令
    B: 王位世袭
    C: 禅让
    D: 大一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6. 国父孙中山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其中的“轩辕”指的是( )

    A: 人文初祖黄帝
    B: 克已爱民的尧
    C: 宽厚待人的舜
    D: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阅读下列材料:

    村料一:(见下图)

    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

    材料二:(见下图)

    上图为在新疆发现的东汉墓中出土的丝袜。据考证该墓主人是当地人,丝袜是经“丝绸之路”从中原地区运来的。

    材料三:(贞观年间)米斗四五钱(说明粮食很便宜),外户不闭(门者)者数月,马牛被(遍)野。……是岁,天下断狱,(判)死罪者(只有)二十九人,号称太平。

    ——欧阳修《新唐书》卷四一《食货志》

    请回答:

    据材料一,指出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

    你认为材料二可以印证哪些历史现象?

    据材料三,概括贞观年间的经济、社会状况。

    上述材料分别来自传说、文物和史书记载。指出其中哪一种提供的历史信息最为可靠?并列举能反映夏朝建立之前中国历史的传说(材料一所涉及的传说除外)和文物各一例。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4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 8. 2014年4月5日举行的轩辕黄帝公祭典礼,表达了中华儿女对始祖黄帝的崇敬与感恩之情。下列人物中与黄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

    A: 炎帝
    B: 尧
    C: 舜
    D: 禹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 9. 2014年4月5日,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B: 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C: 他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D: 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 10. 材料一 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着人们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定的日子。
    材料二 秦国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城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在为“天府之国”。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是谁

    材料二中秦国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 秦朝还有一著名的水利工程又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