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历史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总会留下一些遗迹,这些遗迹就成为我们探究历史的重要

    依据。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图一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

    图二殷墟遗址

    图三利簋

    图四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图一的遗址经考古学家认定,是夏朝的都城,请你说出此都城的名称。如果将此都城进行复原,除了城堡、宫殿外,还会有什么国家机构?试分析夏朝国家机构的性质。
    图二遗址是哪一个王朝的都城?该王朝屡次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图三文物腹内底部铸有铭文:“武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这段铭文记载了周武王伐纣的史实。这里的“甲子朝”指的是哪一年?武王伐纣交战的地点在哪里?结合铭文和所学知识说一说武王伐纣的结果。
    图四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为什么周幽王一点烽火,诸侯就要前来救援?
    通过以上探究,归纳夏、商、西周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特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期,王室衰弱,一些实力较为强大的诸侯趁机割据一方,并以武力控制周边的中小诸侯,形成了自己的霸业。诸候国内部权力下移,以臣弑君的事件也屡见不鲜。战国时期,诸候纷称王,兼并战争愈演烈。

    春秋后期,周王室更加衰落,无力维护“学在官府”的体制,私人讲学兴起。进入战国,各国统治者纷纷招揽人才,一些大贵族还以养士竞争高下。

    ——摘编自杨共乐《从历史印中走来的世界(中国篇)

    材料二:稷下学宫整体上是齐国官学,但前往讲学的学者大都办有私学,带其弟子同入稷下学宫。众人推举学界名流来担任学宫的祭酒,国君不直接干预教学与学术研究。学宫中容纳“百家之学”,成为百家争鸣的文化沙龙。

    ——张秉楠《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

    材料三: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候外庐《中国思想史钢》。

    后人以“礼崩乐坏”来描述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料一,概括“礼崩乐坏”的表现。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三中的百家争鸣有什么内在联系。
    根据材料二,概括齐国稷下学宫的办学特点。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两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段考试卷
  • 3. 如果将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的话,其归类标准是(    )
    A: 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B: 他们都以昏庸残暴统治著称
    C: 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D: 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份月考试卷
  • 4.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图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初代更替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是_____,这一年属于_____。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夏朝;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B: 夏朝;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
    C: 商朝;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D: 商朝;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份月考试卷
  • 5. 周厉王“防民之口”“掩耳盗铃"“粉饰太平”,结果在他统治时期发生了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使得西周王朝几百年基业几乎毁于一旦。这一事件是(    )
    A: “国人暴动”
    B: “牧野之战"
    C: “海鹿之战”
    D: “烽火戏诸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份月考试卷
  • 6. 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对材料中所说的“周的制度”,下面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该制度确立了周朝的社会等级
    B: 这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
    C: 目的是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
    D: 它标志着西周进入封建社会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冠县育才双语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7. 奴隶制虽然十分残酷,但史学界认为它取代原始公有制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本原因是(    )
    A: 国家的产生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
    B: 夏启“家天下”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C: 这种制度与当时社会生产力相适应
    D: 奴隶制的残酷性更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冠县育才双语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8.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后代亲缘关系逐渐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家一样),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不能)禁止。”材料观点认为(    )
    A: 分封制使周王和诸侯国关系紧密
    B: 分封制的实行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C: 分封制保证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
    D: 实行分封制是为了让诸侯相互猜疑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冠县育才双语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9. 《礼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材料反映的制度变革是(    )
    A: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 禅让制取代世袭制
    C: 察举制取代禅让制
    D: 世袭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冠县育才双语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10. 夏商周是我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取得了巨大飞跃,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某兴趣小组以“王朝更替与国家管理”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王朝更替]

    朝代

    建立时间

    开国君主

    都城

    亡国君主

    (1)

    (2)

    阳城

    (5)

    约公元前1600年

    (3)

    亳(后迁殷)

    (6)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4)

    镐京

    周幽王

    [国家管理]

    材料一:夏桀说:“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乃亡矣。”商纣王说:“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

    [王室衰微]

    材料二:

    请完善上述表格,记住夏商周三代的更迭。
    材料一中夏桀、商纣最后被推翻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请你谈一谈材料一蕴含的深刻道理。
    根据材料二图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名称。
    根据材料二图及所学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
    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了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统”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冠县育才双语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