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观察下面两个制度示意图,对其相同点解读正确的是(    )

    ①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来确立的 ②都规定了上下级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③都建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④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秩序,巩固了统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21年中考历史阶段复习检测试卷一(中国古代史)
  • 2. 克盉和克罍是1986年在北京房山出土的两件青铜器。据《史记》记载,最初周王是将燕国封给太保召公的,但召公位高权重,还要继续留在镐京辅佐王室。于是,太保的长子“克”就代替他,成为第一代燕侯。两件青铜器的铭文中记载了这件事,克盉与克罍也由此得名。对克盉、克罍两件历史文物认识正确的是(    )

    A: 为西周的分封制提供充分佐证
    B: 说明受封贵族必须在都城辅助天子
    C: 是目前所发现周代文物中最重的作品
    D: 文物所展示的内容出自于《史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21年中考历史阶段复习检测试卷一(中国古代史)
  • 3. 西昊壁遗址位于山西省绛县西吴壁村南南距中条山仅数公里,遗址面积约40万平方米,包含仰韶、龙山、二里头、二里岗及周汉、宋等时期遗存,其中以二里头、二里岗时期遗存最为丰富,挖据时获得大量二里头、二里岗时期冶铜遗存。上述材料说明(    )
    A: 山西是中国最早古人类的发源地
    B: 山西历史悠久,古人类遗址居全国首位
    C: 西吴壁遗址的发现说明尧、舜、禹等属于史实
    D: 二里头、二里岗时期,我国已经会冶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21年中考历史阶段复习检测试卷一(中国古代史)
  • 4. 中华姓氏源远流长,以国名为姓氏的现象在周代较为普遍,如晋文公称晋重、齐昭公称齐潘等。这一现象的出现缘于(   )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禅让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gb】
  • 5.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缤纷多彩的文化符号承载者丰富的历史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符号一:青铜器

    鼎最初作为食物器皿,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祭祀礼器,直到成为家国宝器。西周时期的用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士三。春秋战国时期,风气大开,思想活跃,鼎的纹饰更加简练舒朗,神兽形象纷纷登场,宴饮、征战等纹饰明显增多。

    ——据CCTV-10《百家讲坛》

    文化符号二:丝绸

    海上丝绸之路把丝绸远销海外,古代南亚、东南亚各地人民都喜欢穿中国丝绸制成的筒裙,在中国文献中,东南亚人民“以帛缠首”的记载比比皆是。 日本出现了仿制“唐绫”(中国丝绸)而发展起来的“博多织”纺织法。海上 丝绸之路远远不只是向外传布丝绸,还把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如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术、瓷器、医学、中草药等传布到世界各地。

    ——据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材料中反映出了哪些重大史实?写出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名称。
    据材料,概括中国丝绸外传产生了什么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濉溪县城关中心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6.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他废除了所有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 《汉书》

    材料三:行省是元代开始设置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材料四:

    时间

    事件

    1653 年

    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 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

    1713 年

    康熙帝赐予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 年

    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据材料一,指出“新皇帝”废除了什么制度?“他”又是如何加强对“行政区”管辖的?
    材料二中的“朕”指哪位君主?材料二反映的是该君主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材料三中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指什么?据材料三归纳该行政制度的主要职能。
    根据材料四,归纳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两种方式。
    综上所述,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调研考试试卷
  • 7. 《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日巡守,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主要反映了(   )
    A: 西周初年周天子是天下共主
    B: 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
    C: 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
    D: 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苏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 8. 我国古代历朝历代在国家治理方面各有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公元前127年,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宋朝初,宋太祖吸取了唐朝中期以来的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选用文官到地方任知府、知州等职,代替节度使管理地方政事,用以压制武将的权力。同时,文官可以担任统兵的将帅,武将却往往只是副帅,受文官的监督和管束,因此,宋代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都高于武将。

    ——斯摘编自岳麓版书社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材料五 :                           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653年

    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 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

    17世纪后期

    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喝尔叛乱势力

    1713年

    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年

    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8世纪中期

    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1793年

    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

    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实行的目的。
    材料二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主要是指什么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在秦朝时的具体表现。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皇帝”颁布此法令的原因。
    材料三中,“唐朝中期以来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主要是指什么?为此,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政策?
    根据材料四,归纳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总体特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武城县明智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 9. 寻找图片的联系,发现它们的异同点,归纳图片反映的主题,是历史学习必备的素养。下列三幅图片,我们可以归纳它们的主题(    )

    A: 中原建筑艺术异彩纷呈
    B: 中外文明成果频繁交流
    C: 中原文明的发展与演变
    D: 儒家文化的兴起与完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南阳市十三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10. 河南安阳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关于下列图片的表述(图三是今天安阳市的商朝都城宫殿复原),不正确的是(    )

    A: 图一反映了商朝的冶铁业十分发达
    B: 图二说明商朝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C: 图三表明安阳曾经是商朝统治的中心
    D: 三幅图均可证明安阳是我国著名古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南阳市十三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