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中国的先民们早在2500多年前就认识到:“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应势而创的政治制度)

    材料一

    图片_x0020_100011

    ——人教版部编教材《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应变而生的经济举措)

    材料三:“商鞅变法是其地主经济正式诞生的产婆;就全中国的范围而言,商鞅变法在中国社会经济走向封建统一帝国的变革过程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材料四:

    图片_x0020_100012

    (应景而用的思想主张)

    材料五: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应时而思的感悟体会)

    材料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

    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制度实行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主要指什么制度?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概述该制度在秦朝的具体内容。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受益最大的是哪个一阶级?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根据材料四图片一概括汉武帝统一铸造五铢钱的背景,图片二反映了汉武帝时期的哪一项措施?
    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采取了什么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感悟历史,体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你得到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2. 春秋时期社会动荡,诸侯国实力崛起,分封制逐渐瓦解。分封制最早确立于(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3. 揭示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果的因果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大禹治水——商朝建立
    B: 桀统治残暴——商朝灭亡
    C: 牧野决战——周武王建立周朝
    D: “国人暴动”——西周灭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秦既称帝,患周之败,以为起于处士横议,诸侯力争,四夷交侵,以弱见夺。于是削去五等,堕城销刃,箝语烧书,内锄雄俊,外攘胡粤,用壹威权,为万世安。然十余年间,猛敌横发乎不虞,适戍强于五伯,闾阎逼于戎狄,响应㿊于谤议,奋臂威于甲兵。乡秦之禁,适所以资豪杰而速自毙也。”

    ——《汉书》

    材料三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四  《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一书即以欧洲的史实为例,提出君主专制制度“必须依赖‘伟人’存在,这个伟人必须是大智大睿,无所失误,而且必须是全心全意协同于国家利益的”。然而具有这样品德和能力的人不仅“无论何时何地都难以找到”,“相反,专制制度的本质却总是把平庸之辈最终送到权力的顶峰,他们的无知与愚昧又总是以个人喜恶为标准,把国家引到错误的方向上去”。

    ——张星久《试析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基本矛盾》

    依据材料一,郡县出现的时间。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员方面的区别。
    据材料二分析,秦朝认为周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历史渊源。
    据材料三分析,分析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基本矛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区五校联考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5. 古代人类创造了丰富的文明成就,下列对世界文明成就叙述正确的是(    )
    A: 古代埃及劳动人民建造了金字塔,它是古代埃及国王的宫殿
    B: 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法典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C: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国西周的分封制两种制度都出现于奴隶社会时期,两者均等级森严
    D: 经梭伦改革后,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6. 武汉自古以来就有“不服周”的精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最早号称楚的部落联盟参加了武王伐纣的战争,胜利后仅分得一杯羹,楚部落最后只落得个方圆仅50里的子男封号,等级很低……于是自成一国,自称蛮夷,表明不服周氏。……楚人是第一个称王的,侯都不当,要当就当王。

    ——易中天《武汉人“不服周”》(长江商报2007.1.6)

    材料二  他(熊秉坤)率队直入……进攻总督衙门……文武官吏均弃城逃走……为革命军所据……打倒了清政府,这是革命唯一的成绩。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热血沸腾在鄱阳,火花飞迸在长江,全国发出了暴烈的吼声……武汉是全国抗战的中心,武汉是今日最大的都会,我们要……像西班牙人民保卫马德里,粉碎敌人的进攻,巩固抗日的战线,用我们无穷的威力,保卫大武汉!

    ——郑律成《保卫大武汉》(1938年)

    材料四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抗击疫情主战场的湖北和武汉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争分夺秒,日夜鏖战,斗志昂扬,正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更有效的办法,坚决打好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

    ——《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人民日报2020.3.10)

    材料一中,武汉人“不服周”和什么制度有关?为什么“不服周”?
    材料二记载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革命”有什么重大意义?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在武汉组织的大型战役名称及作用?
    综上,请简单概括指引一代代武汉人不断前进的“不服周”的精神?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7.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与此材料有关的制度是(    )
    A: 丞相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分封制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2021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一
  • 8.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西周(    )
    A: 手工业中的冶铜业发达
    B: 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 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特征
    D: 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2021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二
  • 9. 以下博物馆的名称来源于古代一项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是(    )
    名称 齐文化博物馆 晋国博物馆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省份 山东 山西 北京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 10. 下面是一位同学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夏朝建立
    B: 商朝建立
    C: 西周建立
    D: 东周开始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