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中学道德与法制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统编版(部编版)
统编版(五四学制)
人教版
粤教版
北师大版
教科版
湘教版
苏人版
人民版
鲁人版(六三学制)
鲁人版(五四学制)
陕教版
年级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六年级(全一册)
七年级(全一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在正确处理尊重理解父母与规劝批评父母的关系时,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A:
尊重父母不可以向父母提意见
B:
孝敬父母就是对父母百依百顺
C:
父母有不正确的言行,子女应善意提出批评,帮助父母纠正错误和过失
D:
父母如果错了,要坚持让他们认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家庭不单是身体的住所,也是心灵的寄托处。这句话表明( )
A:
家就是有居住的地方
B:
家既是物质生活的后盾,也是情感的栖息地
C:
家就是寄托感情的地方
D:
家是束缚个人发展的地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分析下面对话,探究以下问题:
小明说:“我已经长大,妈妈还总唠叨啥?真烦人!”
妈妈说:“我还不是为你好吗?怎么能说妈妈唠叨呢?”
请你谈谈对小明母子对话的看法并说出理由。
想一想:你觉得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做子女的我们应怎样回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你的生命是父母所赐,那么,你的父母的父母的父母……的生命从何而来?人类从何而来。下列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类是上帝创造出来的
B:
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的
C:
人类是无机物演变而来的
D:
人类是从外星球迁来的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俗话说“舌头和牙齿没有不打架的时候”,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与父母存在矛盾和冲突
①是正常的、自然的②应当任其发展③往往是“爱的冲突” ④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去化解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①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目前,许多初中生总觉得自己与父母之间隔着一堵“心墙”。要拆除这堵“心墙”,正确的做法是( )
A: 主动和父母沟通
B: 拒绝与父母交流
C: 凡事依赖父母
D: 事事自作主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有这样一幅广告画面:年迈的母亲盼望已成家立业的儿女回家,可是:年迈的母亲盼望已成家立业的儿女回家,可是电话传来的都是儿女不回家的消息,失望的母亲面对丰盛的晚餐,倍感孤独和无奈。这则公益广告告诉我们的是 ( )
A:
子女工作忙,可以理解
B:
子女只要给父母物质上的帮助就可以了
C:
子女已成家立业,不再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D:
子女多父母的孝敬不仅在物质上帮助,而且在精神上给与的慰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进入青春期,好多同学都急切摆脱父母的依赖,经常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听不进父母的管教,甚至父母的顶撞。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
①父母与孩子年龄上的差异 ②父母的思想太保守,不如孩子开放
③父母与孩子在人生经历上存在差异 ④父母与子女的生活经验不相同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朝诗人孟郊的这首诗说明了( )
①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②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唯有以爱和孝敬来回报 ④不孝敬父母是违法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小明的父母都是环卫工人,他很怕同学知道后瞧不起他。对此,你应该告诉他( )
A:
要严格保守父母职业的秘密
B:
最好让父母换成体面的工作
C:
家长普通而伟大,理应受到尊重
D:
重新选择家庭,免得别人瞧不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2892
2893
2894
2895
2896
2897
>>
18918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