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2022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在北京召开。为迎接党的二十大,某校开展了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明成就感党恩

    学校推出反映新时代伟大实践和伟大成就的主题体验活动,某班学生搜集了两则时事并制成展板:


    两则时事共同体现了什么道理?
    ★学讲话明方向

    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同学们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讲话摘录 结合教材谈理解
    “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
    请你将上表中的空格内容补充完整。

    ★转观念强素质

    少年强则国强。同学们以“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强'在哪里,如何变强”为话题,展开了讨论。


    以上两位同学的观点你同意吗?请阐明你的看法。
    ★讲奉献重践行

    强国复兴,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学校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助残“阳光行动”、助老“金晖行动”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同学们踊跃参加。学校决定今后常态化开展此类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

    如何将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有效开展?请你向学校提两条建议。
    难度: 困难 题型:真题 来源:安徽省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
  • 2. 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这是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航天员生动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同时介绍了他们在空间站的工作生活情况。这旨在(   )

    ①启迪科学智慧,弘扬科学精神   

    ②引领文明新风尚,塑造健全人格

    ③提高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主   

    ④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国家认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
  • 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材料一: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教育部表示,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各地深入开展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现在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还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性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材料二: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家长经济和精力负担过重,严重对冲了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社会反响强烈。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双减”工作作出了重要决策部署,要求从政治高度来认识和对待,从体制机制入手深化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双减政策的实施,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教育事业?
    双减政策旨在让未成年人更好的学习,作为未成年人,应该如何看待学习的苦与乐?
    谈谈教育部实行双减政策的意义?
    请你为双减政策写两条宣传标语?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区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三模试卷
  • 4. 钟南山院士35岁才开始学英语,43 岁到英国留学。为学好英语,他每天做完实验后,晚上都要用一个小时练习英语听力,边听边写。每天都和老师同学互动,抓住在一切情景中开口的机会。这说明(    )

    ①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②学习没有终点,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③要学会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④只要像钟南山那样学习,我们就一定能受人敬仰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1-2022年九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 5. “学习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启示我们在学习中要(   )
    A: 体味到学习的快乐与辛苦
    B: 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C: 照抄照搬别人的学习方法
    D: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云南省2022年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测试卷
  • 6. 以下内容是某班同学在“学习心得分享会”中的一些发言。他们的发言告诉我们(   )

    A: 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学习兴趣
    B: 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C: 学习没有终点,终身都要学习
    D: 学习需要全力以赴,废寝忘食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模试卷
  • 7. 2019年10月17日上午,广州公交集团在珠江新城公交总站正式启动“书香羊城交通心悦读”———友爱在车厢“流动书屋”活动。乘客可在设有“流动书屋”的公交站场或公交车车厢内诚信借阅书籍,并选择就近的公交站点归还,形成“流动”模式。对“流动书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B: 有利于建设学习型社会
    C: 通过阅读可以解决一切困难
    D: 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仿真模拟试卷
  • 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小华从小就对诗词有着特别的情结。最近参加学校组织的“诗词大赛”初露锋芒,取得市电视台举办的“ 中华诗词大会”的参赛权,但在是否要参加比赛这一问题上,爸爸妈妈之间产生了意见分歧,并各执一词, 这让小华很为难……

    爸爸:应该参加,你从小就对诗词很有兴趣,参加比赛也是一次很好的成长和锻炼机会,不过,要处理好参加比赛与学习的关系。

    妈妈:不能参加,还有半年就升学考试了,你本来学习就不好,升入高中学习是妈妈的唯一心愿,何况不参加比赛照样能学好诗词。

    材料二:《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

    结合材料一,你支持谁的观点?请简述理由。
    结合材料二,请谈谈你打算如何以实际行动做一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至少四点)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全真模拟试卷
  • 9. 2022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时强调,“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大力倡导读书学习( )

    ①是因为读书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

    ②是基于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的重要途径

    ③能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注人强大精神力量

    ④能让我们更加独立和自由,实现自己的所有梦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前押题卷(二)
  • 10. “一天不读书,根本看不出;一周不读书,出口就爆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即使现在,你的对手还在不停地翻动书页 ”。这两句话体现的学习观有(    )

    ①学习是人类的基本活动   

    ②学习能使自己得到一切

    ③要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④过重的学习压力才能赢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吴圩片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