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从自然条件看,图中a、b、c、d四处适宜布局村落的是    (   )
    某自行车骑手沿图中公路(虚线)骑行,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其车速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2. 彝族传统的土掌房(如下图)多是厚土胚墙的平屋顶建筑。屋面户户相连,下家屋顶是上家的庭院,形成“楼上楼”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下列关于土掌房最突出的优点和土掌房屋面兼具的主要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保暖隔热  ②防水防潮  ③观景瞭望  ④晾晒作物

    根据土掌房的特点可判断当地(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3. 青瓦地指青瓦铺设的地面(铺地的青瓦部分是从破损废弃的老建筑物上拆下的旧品),常见于我国的园林、古镇、民宿庭院等地,是人类在建设家园过程中寻找到的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下图为青瓦地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瓦片铺设的地面存在一定的间隙,可以(   )
    在夏季烈日暴晒的情况下,青瓦地较水泥地表面(   )

    ①获取热量更少  ②增温速度更慢  ③蒸发量更小  ④反射率更小

    青瓦地多见于(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4. 新疆麻扎村距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其先民因地制宜,巧妙地利用黄黏土造房,建筑形态具有“墙体厚、窗口小”的特点。村中保存了大量生土建造的传统民居,是新疆生土建筑的典范,被誉为“中国第一土庄”。读“麻扎村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影响麻扎村选址的主导因素是(   )
    麻扎村建造的生土古建筑“墙体厚、窗口小”,主要是为了(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5. 下图为吉林省珲春市示意图,该市是我国离海最近的内陆城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珲春市聚落的特点是(   )
    除前述特点外,该市其他地区聚落很少,造成这一现象的自然原因是(   )

    ①森林茂密    ②地势高,气温较低    ③地表坡度大    ④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6. 安徽宏村位于黄山余脉南部,被誉为“画里的乡村”。村中建筑密集排布,沿溪流自上而下建设,水道互通,民居白墙黑瓦,房屋山墙多采用"马头墙"的形式。下图为安徽宏村实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对宏村聚落形态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①气候  ②河流   ③地形   ④矿产

    “马头墙”建筑景观独具特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安庆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7.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所示地区位于我国广东省南岭以南,属于岭南地区。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夏秋季受台风带来的降水影响大。多山,地表起伏大。“梳式布局”是我国岭南地区典型的村落布局形式,村中的建筑顺坡而建,前低后高,像梳子一样纵向排列,前后建筑之间空隙很小,两列建筑之间有一小巷,宽约1.2米至2.0米,是村内的主要交通道路;村落多以水域为中心布局,村前多为湖泊或池塘。下图为“岭南地区村落‘梳式布局’示意图”。

    岭南地区村落采用“梳式布局”:顺坡而建,有利于;前低后高,有利于;建筑紧凑,是为了
    从地形(地势高低)角度,说明该地区农田和民居位置安排的合理性。
    指出图中池塘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至少说出3点)
    由于人多地少,该村曾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说出该村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对该村的主要危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安庆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8. 某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寒假时间进行网上研学活动。他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长江经济带传统村落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并绘制了长江经济带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图(下图)。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后,他们发现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现存传统村落数量明显多于中游和下游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长江经济带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   )
    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现存传统村落数量更多的原因可能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一中系列)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A)
  • 9. 公元1世纪至8世纪之间,德国北部威悉河河岸逐渐形成村落,这些村落建在一条长长的沙丘带上,形成现在不莱梅市的雏形。目前,不莱梅市面积404平方公里,人口66万,是德国最小的联邦州,德国第二大港口城市、西北部的中心,同时也是德国移民人口比例最高的联邦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威悉河河岸的村落建在沙丘带上主要是为了(   )
    下列职业中,不莱梅国外移民从业占比最高的职业最可能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滨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鄂伦春族主要生活在大小兴安岭附近,具有千年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前,鄂伦春族的生产方式以渔猎为主,猎马是其重要的生产工具,其传统聚落,属“游居”类型。“斜仁柱”是其游居时期的主要民居形式,通常用白桦木杆搭制,再用兽皮或桦树皮进行包裹围合成简单的“墙体”。20世纪50年代后鄂伦春族由“游居”转为完全定居,民族建筑文化面临着断层的危险。下图示意斜仁柱和鄂伦春族现代建筑样式及应用。

    分析鄂伦春族季节性迁徙过程中聚落选址需要考虑的主要自然条件。
    分析在游居时期“斜仁柱”成为鄂伦春族主要民居形式的原因。
    为解决鄂伦春族民族建筑文化的断层现象,人们提出两种观点,一种是严格保护传统建筑方式;一种是采用现代建造技术与材料对其进行改造,谈谈你的看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滨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