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太行陉,是太行八陉(即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8条咽喉通道)之一。地处山西省晋城市晋庙铺镇的天井关村是太行陉的雄关之一,该村以关命名、因关而生。天井关当太行南北、豫晋两省之交通要道,地势险要,历史上是山西省通向中原地区的交通、邮驿和军事要道。下图示意天井关村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影响天井关村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推测图示古公共建筑和标志物在历史上的主要作用是(   )
    目前,天井关村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地区最可能位于(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2. 我国山西省有一些四合院民居,其房屋的屋脊由外向内单向倾斜,用当地的话说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右图为山西省的四合院示意图, “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出(     )

    A: 山西农作物主要种植在院内     
    B: 山西的水资源较少,居民对其十分珍惜
    C: 山西人以勤俭持家出名         
    D: 山西的民风内敛淳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联考试卷
  • 3. 下图示意我国某村落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民居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乡村聚落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八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联考试卷
  • 4. 交通运输方式与城镇规模和空间形态关系密切。现代随着交通联系的进一步加强,一定范围内相邻的城镇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城市空间规模不断扩大,形态变化更多、更灵活。下图为交通方式与城镇聚落形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交通方式对聚落形态影响最不明显的是(   )
    据图推断造成火车时代与汽车时代聚落形态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考试期中考试试卷
  • 5. 半边房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遮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当地(  )
    半边房门前种植落叶阔叶林木可能是为了(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南昌市七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6. 《山村咏怀》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该诗句描述的聚落具有的特点是(   )

    ①规模小②规模大③分布较集中④分布分散

    该区域山村发展到一定规模会出现公共服务设施。该设施可能位于(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3月联考试卷
  • 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厝(在闽南方言里,“厝”是房子)是指一种模仿“皇宫式”建筑风格建造的房屋,始于唐代,是闽南地区极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埭尾村地处九龙江南溪下游,始建于明朝,现隶属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东园镇,为历史悠久的聚居地,也是古厝集聚地。目前,全村有276座古厝(包括从明朝留下来的40余座古厝)。古厝群傍水而建,建筑风格与格局由族人统一规划,按照“九宫”格局呈轴对称排列、多层次进深、前后左右有机衔接,屋顶多为硬山式曲线燕尾脊,红瓦屋面,石砌墙体,装饰工艺极为精湛。目前,该村古厝闲置比例较高,保护难度较大。该地正在试行“古厝生态银行机制”,以古民居为着力点,出台相配套的扶持政策,建立完善的闲置资产开发利用工作机制,实现将闲置古厝从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蝶变”。图示意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埭尾村地理位置。

    说明埭尾村成为历史悠久的聚居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分析埭尾村古厝闲置比例较高的原因。
    推测导致埭尾村古厝保护难度较大的原因。
    简述该地实行“古盾生态银行机制”的有利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福建省2021届地理高考模拟试卷(3月)
  • 8. 下图示意岷江上游流域民族聚落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藏族聚落分布区高山草甸面积广,其聚落(  )
    羌族在该区域居住历史悠久,与汉族聚落分布区相比,其居住区的优势条件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章末检测
  • 9. 在陡崖的石壁上凿石打孔,植入木桩(或石桩),在木桩(或石桩)上设横木,以通行人或者车马,谓之“栈道”。秦岭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四大古栈道闻名全国(如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秦岭的四大古栈道都是沿溪开道,其主要原因是(  )
    图中栈道连接的地形区是(  )
    碥道是在有坡度的崖壁上削坡铲石筑成的土石路。用铲凿下来的石块在路下、坡上砌成石墙,内填土石以加宽道路。碥道逐渐取代栈道,主要是因为栈道(  )

    ①耐久性差 ②修建费时费力 ③比碥道弯曲,里程长

    ④通过的行人数量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2.3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同步练习
  • 10. 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简要概括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气候特征、植被类型。
    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市的铁路,当地自然条件对施工有哪些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2.3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同步练习